俗语形容遥不可及的“猴年马月”到了。从历法上看,猴年马月,最短持续29天,最长59天。今年猴年马月,为6月5日至7月3日,共29天。
我国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录年代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何谓猴年马月?
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时,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共10个;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天干地支两者共有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后来,又出现了12生肖(属相),并与12地支一一对应,就成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今年是丙申年,就是猴年。猴年的天干地支排列只有五种,这就是甲申年(1884、1944、2004年)、丙申年(1896、1956、2016年)、戊申年(1908、1968、2028年)、庚申年(1920、1980、2040年)、壬申年(1932、1992、2052年),循环往复,60年重复一次。
干支纪月比较简单,农历一年有12个月,与12地支一一对应,并规定为:一月虎月、二月兔月、三月龙月、四月蛇月、五月马月、六月羊月、七月猴月、八月鸡月、九月狗月、十月猪月、十一月鼠月、十二月牛月。今年的猴年马月,就出现在6月5日(农历五月初一)至7月3日(农历五月二十九),共29天【连着两个小月,上月也是29天】。
猴年马月每12年就出现1次,通常每次出现时间有29天或30天。如果猴年又逢闰五月,就会出现58天或59天。从1837年至2111年这275年中,发生了两次猴年闰五月。上一次出现在1884年,甲申年闰五月,猴年马月从5月25日(农历五月初一)开始,至7月21日(农历闰五月廿九)结束,共计58天(两个农历小月);下一次发生在2028年,戊申年五月,猴年马月从5月24日(农历五月初一)开始,至7月21日(农历闰五月廿九)结束,共计59天(农历1个大月、1个小月)。
在今年的“猴年马月”到来之际,一些地方的邮政部门启用了邮资机宣传戳、刻制了纪念戳,还有些邮友从有“猴”或“马”字的邮局寄来戳片。在此,向李智杰、杨晓凤、张建宇、周东昕、李长鸿、刘满祥和万松涛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