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根据一年中太阳在天球黄道圆上位置划分出来的24个具有时节意义的位置与日期,每个节气约15天。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5月5日或6日,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一年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
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的开始还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苏雷和李忠老师从安徽淮南“二十四节气邮局”寄来“立夏”邮资机戳封,侯慧明老师从山西阳泉“二十四节气临时邮局”寄来“立夏”联体戳片,孙德华老师寄来上海龙门路邮政支局的“立夏”邮资机宣传戳片,王英老师从河南南阳寄来“立夏”联体戳片。在此,向以上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