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连云港花果山西北,有一座山峰叫猴嘴山。山头上有块立石,远远望去,活像一只蹲着的小猴,人们叫它猴石。近看猴石,头部呈圆锥形,上有许多灰黄色斑纹;头部两侧,各有一个石窝,里面长满小草,活像猴子两耳内的绒毛;头部下方,石角突出,酷似猴子的尖嘴瘦腮。形象逼真,十分传神。这座猴石正处在花果山路口的顶峰,犹如花果山猴王国的看门猴,时刻恭候远道而来的客人,畅游这神话世界花果山。
三元宫是江苏连云港云台山区的主庙,也是花果山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唐,重建于宋,敕赐于明,鼎盛于明清。三元信仰源远流长,早在1600多年前东晋时代,干宝的《搜神记》上便载有东海人陈光蕊,生了三个儿子,得道升仙,分管天、地、水三界的记叙。宋时大居士师秀,铁面诸长老与三元宫时有交往。明成化三年(1467年),鲁府王孙持钵于此,爱其山水幽峻,可以栖禅,因募资复修三官殿,遂剃度为僧,佛讳清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六月,山阳(今淮阴)善士谢淳破家扩建三元宫,奠定了三元宫建筑群的基础;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大佛寺(大仙庵),将三元宫一并更名为“海宁寺”,改塑释迦牟尼佛,三元圣像已移至东配殿。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裁海后三元宫倾圮;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海后帅颜保奉旨修葺三元宫,内奉天、地、水三尊神像;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皇帝亲书“遥镇洪流”四字颁赐三元宫,从此,香火益盛。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三元宫及所属诸多殿宇为日军飞机轰炸而倾毁;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又被日军付之一炬,化为灰烬,至此佛事中断,僧众无几,人迹罕至,冷落萧条,谨存遗址而已。1980年,由政府拨款,竭力考据,依原样渐次修复如初,旧貌呈现新颜。
(▲ 注:本文图片引自网络)
感谢好友胡明老师寄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