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景日戳】 南京“石头城”

(2015-03-26 08:08:08)
标签:

文化

南京“石头城”

风景日戳

金陵邑

清凉山(又叫石头山)

杂谈

分类: 特色戳记
【风景日戳】 <wbr>南京“石头城”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这里所说的“城”,也就是石头城。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诸葛亮在此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 
【风景日戳】 <wbr>南京“石头城”
    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现在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古代长江绕清凉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隋文帝灭陈、平毁建康城后,在石头城置蒋州,唐代初年在石头城设扬州大都督府,石头城在隋朝和初唐时是南京地区的中心。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
【风景日戳】 <wbr>南京“石头城”
感谢好友谢兴慧先生寄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