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方山定林寺,在佛教界素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誉。我国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刘勰,皈依佛门后所著的不朽巨著《文心雕龙》即完成于定林寺。在南朝刘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有一名外国高僧(克什米尔人)在钟山建上定林寺,之后上定林寺毁于战火。
南宋孝宗乾道时(1164~1173),高僧善鉴将“上定林寺”匾额移至今天的江宁区方山之西北麓,重建定林禅寺,与南京钟山上定林寺在经度上南北正对,同时建定林寺塔。据《金陵梵刹志》记载:全国佛寺"轮藏"之祖--傅(翕)大士即在方山定林寺建轮藏并广为弘法;南朝梁武帝萧衍时,来自天竺的达摩祖师留在建康期间,曾到方山定林寺举行佛事活动,方山至今尚保留有"达摩崖"等历史古迹,为禅宗之祖达摩偃坐之地,故此,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说。
定林寺塔建在方山之麓。之所以叫“方山”,是因为远远望去,极似一枚方方的印章(古时也称“印山”)。方山周围没有山,所以方山尽管不高,但在四野一片平畴之上,仍似鹤立鸡群般显得巍峨挺拔。
方山斜塔又叫定林寺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约14.50米,为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底层和二层内部为方形,三层以上则为圆筒形。在第五层设木架以承刹杆。底层仅南面开门,中央有石雕须弥座,东、西、北三面有佛龛。其他各层均四面开门。塔身用砖砌成仿木结构的柱枋、斗拱。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顶及塔刹已毁,塔身向北倾斜7度59分,塔顶已偏离塔基中心1.6米,岌岌可危,距离8度的“死亡线”只有一步之遥。经过纠偏后斜度为5.3度。而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倾斜度为4度,苏州虎丘塔倾斜度为3.5度。所以说,这座塔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斜塔”。
方山是一座死火山,当年建定林寺塔时,工人们“偷懒”没有打地基,而是将塔直接建立在极不牢固的火山滚岩、流沙与乱石之上,常年雨水冲刷造成了基岩南高北低,塔因此逐渐向北倾斜。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座地基极不稳定的砖仿木结构古塔竟然迄立千年不倒,堪称奇迹!
感谢好友赖海兵老师寄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