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市为台湾台北县之县辖市,并为台北县县治所在地。总面积23.1607平方公里,河域面积即广达685.68公顷,目前行政区域分为126里、2464邻,人口55.0万人,居台湾县辖市之冠。板桥市位于台北县中西部,北以淡水河、大汉溪与三重市、新庄市为界,东北与台北市万华区隔新店溪相望,西接树林市,南与土城市、中和市相比邻,地形狭长,地势平坦,气候温和。
板桥市昔日叫做“摆接”,来源自在此地区生活的平埔族-凯达格兰族摆接社音译而来,到了清朝雍正年间才开始有汉人足迹,乾隆年间廖启桩、林成祖以入垦摆接平原,随着汉人移住人口数量渐渐增长逐渐成为摆接堡,遍及今日板桥市、中和市、土城市和大迦纳、新庄西盛等地区,至道光年间林本源家族自大溪迁居于此更使板桥成为宗教、商业、文化中心;后来选取摆接的闽南语同音字雅化为枋桥,今日闽南口语仍称“枋桥”(白话字:pang-kiô)而非“板桥”(pán-kiô);日本占领时期时,依日式地名改为板桥,读法为“いたばし”(itabashi)或“いたはし”(itahashi);第二世界大战台湾光复后改制为板桥镇,并于1972年7月1日升格县辖市。
对于地名的由来,另有一个说法是当地本有一条大水沟,对往来行人造成相当的不便,于是板桥望族林本源家族出钱兴建了一座木板桥,经过口耳相传后,当地地名便称为“板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