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位于甘肃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是长城上和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明代万里长城沿线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为壮观的古代军事城堡。素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1965年该地以关名建市。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和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现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
长城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嘉峪关”: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
崔海京老师寄来精美的嘉峪关《层楼叠障》明信片,上盖有甘肃“嘉峪关”风景日戳,在此深表谢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