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该遗址自1987年以来,由安徽省文物考古所主持的5次考古发掘发现,聚落遗址内,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氏族墓地1处、祭坛1座、红陶块铺筑的3000平方米神庙或宫殿遗迹1处、红陶块砌筑的水井1口、巨石遗迹3处,出土各种精美玉器与其他珍贵文物1500余件,居址、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同时,发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由此推断,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的城市。
凌家滩的玉器在50倍的显微镜下,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管钻时的玉芯至今尚留在孔内,经测量,该玉芯的直径只有0.15毫米,由此推断:当时钻这个玉芯的管钻直径加水和琢玉砂在一起,最大直径不超过0.17毫米,比人的头发还细。可以大胆的推测,凌家滩在5300年前可能已拥用了金属冶炼技术,否则是无法达到上述钻孔效果的。如果这一推测得到证实的话,那么说明我国早在殷商青铜时代以前,就已出现了冶炼技术和金属工具。这将改写我国冶金技术史和工具制造史,并对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的原有结论产生极大冲击,使我们对中国文明史的认识上延几千年。
凌家滩遗址因其各类遗存齐全,文化内涵丰富。专家评价,凌家滩遗址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的100处重大遗址之一。
感谢傅媛老师从安徽马鞍山寄来这枚《凌家滩遗址》风景戳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