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世界书香日”。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
Right
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用以向伟大著作和它们的作者致敬,鼓励大家尤其是青年人去发现读书的乐趣,唤起大家对这些为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伟人的再次敬仰,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的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4月23日,由浦东新区分公司与上海图书馆合作开发的“世界读书日”邮资机戳在浦电路支局启用。感谢徐剑峰友寄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