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东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2010年,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群峰绵延数十里,碧水丹山秀其外,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广信府志·山川篇》谓其为象山山脉之一支,历台山西行数十里,折而南,分两支,环抱状若龙盘虎踞,故名;《龙虎山志》载云:“山本名云锦山,第一代天师于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因以山名。”方圆200平方公里,境内峰峦叠嶂,树木葱笼,碧水常流,如缎如带,并以二十四岩、九十九峰、一百零八景著称。
龙虎山的山水自然天成,美轮美奂。泸溪河似一条逶迤的玉带,把龙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联在两岸。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与泸溪河相伴,构成了“一条涧水琉璃合,万叠云山紫翠堆”的奇丽景象。丹崖碧水、山水交融,且和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千古未解的古越崖墓之谜完美结合,交相辉映。龙虎山的丹霞地貌,奇峰秀出,造型景观惟妙惟肖,集“雄、奇、险、秀、幽”的形态美和空间协调美于一身。
道教以修炼成仙为最高境界,而龙虎山神奇灵秀的丹山碧水,远离尘嚣、刚柔相济、阴阳平衡,“接天地无涯之真气,摄宇宙虚空之阳精”,是修炼的理想之地。第一代天师张道陵,遍访名山大川,最后选择了龙虎山肈基炼丹,
“丹成龙虎见”,龙虎山自然而然成为道教发源地。
龙虎山又与春秋战国古越人的崖墓密不可分。古干越人选择在离地(河)面十米至五、六十米高的层控槽穴(向阳、避风、干燥、安全)中安葬死者,使逝者得以长期保存,以告慰其在天之灵。据不完全统计,在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内共有崖墓200余座,主要分布在水岩景区和马祖岩景区。
中国邮政2013年7月27日发行《龙虎山》特种邮票1套3枚,小型张1枚。据媒体宣传:这套邮票的图稿采用传统绘画书法,以竖式联票和横式小型张的构图,生动地描绘了龙虎山独特的山水和人文。为了更好地在方寸间展现龙虎山的秀山灵水,在印制方式上,采用高网线六色凹影写技术,色彩清丽庄重,层次细腻丰富,与画面的端庄、气宇之境相得益彰,突显了龙虎山“云山连绵八百里”的广博和天师府“道教祖庭”的地位。
但以本博去龙虎山时所见,在邮票上并没看出龙虎山“天造地设的丹崖碧水,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千古难解的悬棺之谜”的“三绝”景观!这明明又糟蹋了一个好题材!不过,还是要感谢杨文忠、孙钦、郭金山和郑开隆等师友在《龙虎山》邮票发行首日为本博寄来了当地的纪念邮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