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台湾新北市贡寮区草岭古道内有一块石头上有一虎字碑,为清台湾镇总兵刘明灯于穆宗同治六年(1867年)冬季所书。于1985年8月19日公告为国家三级古迹。碑高126厘米,宽75厘米,“虎”字高100厘米,宽40厘米,字作草体,为“母虎”字。
传刘明灯过草岭时,突遇暴风雨,便书此一笔虎字加以镇压,取《易经》“风从虎、云从龙、圣人作而万物睹”之意。以“虎啸而谷风至”,“风至而雾散”的道理。就地挥毫此“虎”字,命属下勒刻于巨石上,以镇风魔。
相传刘明灯属虎,所以他很喜欢写“虎”字,而且他写的虎字尾巴都会往上翘,这是刘眀灯的风格,有的人说这是因为他想要显现出老虎的威风。传说刘明灯写完草岭古道这个虎字之后就常常头痛,后来有一个算命的先生跟他说,这是因为他写的虎字是“母的”,只有一只母老虎她很寂寞,所以要再写一只公的老虎。因此刘明灯就写了一只公的老虎,这只老虎尾巴没有翘起来,比较像是一般我们看到的虎字,而从此刘明灯就不再头痛了。
刘明灯亦曾于同治七年九月间(1868年)在巡视北宜古道时刻出另外一个虎字碑,以镇风止煞。此虎字碑在民国五十年(1961年)间,为了开辟山区道路,而存于台北市中正区博爱特区前警备总部(今国防部)内,民国九十四年(2005年)底移至新北市坪林区坪林茶业博物馆内。此碑为“公虎”字,其差别在于公虎字下笔之第一划明显较长,该碑已于2009年6月4日登录为台北县古物。
【注:草岭古道,是一条连接台湾台北县贡寮乡远望坑与宜兰县头城镇大里山区的步行道,属古代淡兰古道一部分,亦为目前仅存的路段之一(淡兰古道为台湾原住民所开辟,今万华到宜兰间的道路)。】
(注:两幅图片均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