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 阿根廷印有WWF(熊猫徽)标志的《偶蹄类动物》邮票

(2013-01-27 00:32:41)
标签:

阿根廷

wwf(熊猫徽)邮票

南美草原鹿

秘鲁马驼鹿

草原西貒

分类: 動物及WWF專題

        阿根廷2002年7月发行了一套印有WWF标志(即熊猫徽)的《偶蹄类动物》邮票,上面表现生活在阿根廷土地上独特的、濒临灭绝的4种野生偶蹄类动物,分别是:南美草原鹿、小羊驼、秘鲁马驼鹿和草原西貒。该套邮票的格罗斯(Groth)编号为382。

【欣赏】 <wbr>阿根廷印有WWF(熊猫徽)标志的《偶蹄类动物》邮票
【欣赏】 <wbr>阿根廷印有WWF(熊猫徽)标志的《偶蹄类动物》邮票
【欣赏】 <wbr>阿根廷印有WWF(熊猫徽)标志的《偶蹄类动物》邮票

        南美草原鹿(英文名:Pampas deer,学名:Ozotoceros bezoarticus),又叫:潘帕斯鹿。为:偶蹄目 > 鹿科 > 空齿鹿亚科 > 草原鹿属的大型食草动物。分布于南美洲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体形纤细苗条,四肢较长。春季常集成3~5只小群活动,冬季则独栖或结对生活。雄鹿的鹿角纤幼,有两或三个分杈;后腿具发达腺囊,能产生很强烈的气味,可散播至1.5千米,可以用来划定地盘。

 【欣赏】 <wbr>阿根廷印有WWF(熊猫徽)标志的《偶蹄类动物》邮票

        小羊驼(英文名:Alpaca 或 Lama pacos,学名:Vicugna vicugna)又称骆马。为偶蹄目 > 骆驼科 > 小羊驼属动物。主要栖息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中段的半干旱草原,外形很像骆驼,但无驼峰,身体细长,头小,尾短,腿与颈都长,耳朵长而尖。上体皮毛浅褐色发亮,下体带白色,颈基部有一撮灰白色长毛。其毛柔滑若丝,细于羊毛而被视为上品,从前印加人曾将其专供王族享用。常年生活在高原地带,以青草、树叶为食,适应高寒气候,几天不喝水也能长途跋涉运载货物。

 

【欣赏】 <wbr>阿根廷印有WWF(熊猫徽)标志的《偶蹄类动物》邮票

        秘鲁马驼鹿(英文名:Padu Pada,学名:Hippocamelus antisensis),又叫:秘鲁山鹿。为偶蹄目 > 鹿科 > 空齿鹿亚科 > 马驼鹿属。它们的身体粗壮,四肢短小。夏天时,它们会栖息在高海拔的地方,随着冬天的来临而逐步下移至森林河谷。它们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草本植物、莎草科及地衣等。分布在秘鲁及玻利维亚的高地云林及没有树的高山荒原。它们栖息在海拔2500-5200米的地方。它们的群落组织较松散,成员约有3-14头,当中1-2头雄鹿及几头雌鹿。它们在日间活动,一般寿命为10年。自1976年就已处于濒危,其主因是砍林、栖息地分散、入侵物种及被猎杀。

 

【欣赏】 <wbr>阿根廷印有WWF(熊猫徽)标志的《偶蹄类动物》邮票

        草原西貒(英文名:Chacoan Peccary,学名:Catagonus wagneri),又名:加哥猪,是偶蹄目 > 猪形亚目 > 西猯科 > 草原西貒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也是横贯巴拉圭西部、玻利维亚东南部和阿根廷北部的洽克平原上的特有物种。有像猪的特征,相信它们是已灭绝的平头猪的最近亲。它们现存只有约3000只,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灭绝物种危急清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
       草原西貒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捕食和生境破坏。洽克平原包括保护区在内的所有西貒物种,都遭到了严重的捕猎。草原西貒的栖息地也被大量开发用于农业和畜牧业。在阿根廷和玻利维亚,洽克平原许多地方都遭到过度放牧和野火的破坏。
        阿根廷已实施法律保护草原西貒,《濒危物种公约》附件一也禁止该物种的国际贸易。巴拉圭明令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但是该物种的生活范围内,盗猎现象仍然频发,相关法律往往得不到实施。建议对草原西貒的保护措施包括:改善保护区并扩大其范围、颁布有效的捕猎禁令、制订环保教育项目,以及加大人工饲养繁殖力度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