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羊(英文名:Bahral,学名:Pseudois
nayaur),又叫崖羊、石羊、青羊等,为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岩羊属唯一种,因喜攀登岩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高处,在中国系青藏高原特有种,分布于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西部等地。
       
岩羊形态介于绵羊与山羊之间,外貌也确实兼有这两类羊的一些特征。就体形而言,岩羊很象绵羊,不过它的角不盘旋,而近似山羊,但雄兽的下颌又没有胡须,也没有膻味。它的体形中等,体长120—140厘米,尾长13—20厘米,肩高70—90厘米,体重为60—75千克。头部长而狭,耳朵短小。通身均为青灰色,吻部和颜面部为灰白色与黑色相混,胸部为黑褐色,向下延伸到前肢的前面,转为明显的黑纹,直达蹄部。

       
雌雄都有角,公岩羊的角向两边弯长度为60厘米左右,最高记录为84.4厘米,母岩羊的角要小得多且简单得多,仅16厘米。既不像盘羊那样盘成螺旋形,而且有很多褶皱和颗粒,也不象北山羊那样朝后呈弯刀形,而且具横棱,而是先向上,再向两侧分开外展,然后在一半处稍向后弯,角尖略微偏向上方,整个角的表面都比较光滑,末端尖细,角基略有一些粗而模糊的横棱,横切面为圆形或钝三角形,虽然没有盘羊和北山羊角那样奇特,但也因为特别粗大,显得十分雄伟。

       
岩羊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无林山地。夏季结成十至数十只的群,冬季则结成数百只的大群,由1只或数只公羊率领。主要在黄昏活动,常有1只或几只公羊立于高处突出的岩石上□望,当敌害开始接近时则迅速奔向高山裸岩地带,由于毛色与岩石极其相近,故不易被发现。夜间及中午在岩石或岩石旁休息。岩羊皮坚固耐用,可缝制服装,肉味鲜美。主要天敌是雪豹、豺、狼,以及秃鹫和金雕等大型猛禽。
岩羊是国际动物保护协会濒危物种名单中最不危险的,就像鸽子一样,中国为II级重点保护动物。

       
塔吉克斯坦2005年8月发行了一套印有WWF标志(即熊猫徽)的《岩羊》邮票。该套邮票的格罗斯
(Groth)编号为36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