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说的是在这个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寒露"时节起,人们常会感觉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有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现象。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除在饮食上要注意外,还要保持室内有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在这个日子,上海朱一民老师为本博寄来了非常有特色自制的“寒露”纪念封,“老小孩LJY”博主孙德华老师寄来了上海邮局启用的“寒露”必能宝邮资机符志,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地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