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鹤邮欣赏】 《宋词》邮票中的《瑞鹤图》

(2012-09-05 13:09:26)
标签:

宋词邮票

宋徽宗赵佶

瑞鹤图

辽宁省博物馆

汴京开封

分类: 鶴類世界

        中国邮政于2012年8月31日发行《宋词》特种邮票1套6枚,小版票形式印刷。全套邮票展现的宋词为:晏殊《浣溪沙》、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秦观《鹊桥仙》、李清照《一剪梅》、陆游《卜算子·咏梅》和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

【欣赏】 <wbr><wbr>《宋词》特种邮票发行首日戳


        此次邮票版张边纸所用图案为宋徽宗赵佶的名画《瑞鹤图》,是公认的宋徽宗存世工笔写实类花鸟画真迹,为存世绝少的宋徽宗“御笔画”,为辽宁省博物馆镇馆重宝之一。该画系绢本,设色,纵51厘米,横138.2厘米。此画突破了传统花鸟画的布局模式,具有很强的独创性。画面描绘了20只瑞鹤盘旋、停留在东京汴梁皇宫宣德门上空的场景,与漂亮的邮票画面相得益彰。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瑞鹤图》是赵佶书画珍品中难得的诗、书、画具为上乘之作。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鹤邮欣赏】 <wbr>《宋词》邮票中的《瑞鹤图》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今开封)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此图画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门上方彩云缭绕,18只神态各异的丹顶鹤,在上空翱翔盘旋,另两只站立在殿脊的鸱吻之上,回首相望,天空及宫殿周围的祥云皆以平涂渲染,更烘托出仙鹤动飞之势和曼妙体态,气氛祥和吉庆。

【鹤邮欣赏】 <wbr>《宋词》邮票中的《瑞鹤图》

 

        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后,《瑞鹤图》被拆成单幅的卷轴散落民间,不知去向;600年后清乾隆晚期,《瑞鹤图》竟奇迹般现世,归藏清内府,倍受诸帝珍爱,钤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宝笈重编”、“乾隆鉴赏”、“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玺印,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之中;1945年8月17日,溥仪随身携带数箱珍贵书画及珠宝玉器欲乘机逃往日本,途经沈阳时为人民解放军及苏军截获,此批重要文物随即被护送到东北银行代为保管,其中就包括《瑞鹤图》。1950年,劫后余生的《瑞鹤图》等一批清宫散佚书画入藏东北博物馆(即辽宁省博物馆)至今。

【鹤邮欣赏】 <wbr>《宋词》邮票中的《瑞鹤图》


        “西湖一勺水,阅尽古来人”,《瑞鹤图》见证了中国宋、元、明、清几代封建王朝的兴盛覆亡,历经了生死攸关世事沉浮的变幻沧桑,得以完整留传至今,实在是历史的珍宝,收藏的传奇。


【鹤邮欣赏】 <wbr>《宋词》邮票中的《瑞鹤图》

【鹤邮欣赏】 <wbr>《宋词》邮票中的《瑞鹤图》

【鹤邮欣赏】 <wbr>《宋词》邮票中的《瑞鹤图》

【鹤邮欣赏】 <wbr>《宋词》邮票中的《瑞鹤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