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 乌兹别克WWF(熊猫徽)标志《会上树的羊——捻角山羊》邮票

(2012-08-27 00:15:35)
标签:

乌兹别克

wwf

熊猫徽

偶蹄目

牛科

捻角山羊

螺角山羊

邮票

喜玛拉雅

文化

分类: 動物及WWF專題
        神秘的喜马拉雅山脉孕育出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其中捻角山羊是一种比较奇特的动物。
    捻角山羊(英文名:Markhor,拉丁学名:Capra falconeri),又名螺角山羊,是分散在喜玛拉雅山西部林地中, 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纲--->偶蹄目--->牛科--->山羊属的一种大型野生山羊。以那对卷曲的、螺旋形的大角而著称。在历史上,捻角山羊的聚居地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一直延伸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克什米尔);但是在今天它们的分布已经很有限了,多见于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区及尼泊尔、不丹等地海拔500-3500米的地方,有时也会越国界到我国境地。
        捻角山羊是体型最大的山羊,体长132~165厘米,体重32~110公斤。近观其貌,公羊的头上好像长着两根巨大的螺丝钉,最长的能超过1米半。这双角的重量有时接近捻角山羊体重的三分之一,巨大沉重的犄角根本不能用来对付食肉猛兽,主要是用来吸引异性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公羊的鬃、须都很长,这在高海拔的严寒地区倒是很实用的。雌羊黄褐色,腹部白色,脚上有黑白斑纹。公羊呈浅黄褐色,腹部颜色及脚上斑纹与雌羊相同,面部黑色,颈部及胸部有白色长毛,可长至膝盖。
        捻角山羊的英文名字markhor来源于波斯语“mar”(蛇)和“khor”(吃),意思是“吃蛇者”,得此雅号的原因是人们认为捻角山羊头上蜿蜒曲折的双角是因为吃了蛇才长出来的。但它们其实是草食性的,主要吃草、叶子及其他植物,根本不会吃蛇。它们是暮晨活动的,雌羊会组成群族聚居,成员多达9头;雄羊一般是独居的。它们身形矫健,可以在悬崖峭壁上捷跃飞驰,而且和其他羊类不同的是它还会上树,有人曾经看到它在两米高的橡树上悠闲的咀嚼树叶。
        雄性捻角山羊会在交配季节为了争夺配偶而大打出手,巨大的羊角互相猛烈碰撞的声音很远都能听到,会吸引来喜马拉雅山中的独行侠——雪豹,这狡猾的猎手会在隐蔽处静伺,等待猎物自投罗网。因为决斗结束后无论胜者还是败者都会因为长时间的抵触而导致短暂的头昏,不能在悬崖峭壁上保持平衡。这时候雪豹会迅速跃出擒拿猎物,平常在陡壁上健步如飞的捻角山羊此时晕得根本不能跑跳。即使没有食肉动物侵袭,头晕目眩的捻角山羊也非常容易栽落深谷一命呜呼。
       除了雪豹外,狼、猞猁、藏马熊都是捻角山羊的天敌,金雕也威胁到幼仔的生命安全。由于人们的大肆猎杀造成了它们野生数量持续减少。此外亚洲地区的药品行业也以销售山羊角图利(佛爷想不明白这玩意怎么能当药)。其它来自于人类的威胁(例如栖息地的开垦以及家畜的竞争)日益加剧,其结果是捻角山羊群体成员数目不断变小,平均每群只有9只。
       捻角山羊是巴基斯坦的国兽,已经被该国宣布为濒危物种并加以保护。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捻角山羊定为濒危物种,在野外的数量只有2000-4000头。

【欣赏】 <wbr>乌兹别克WWF(熊猫徽)标志《会上树的羊——捻角山羊》邮票
        乌兹别克于1995年8月发行了一套印有WWF标志(即熊猫徽)的《捻角山羊》邮票,表现了这个奇特物种的形象和生活环境。该套邮票的格罗斯(Groth)编号为188。

【欣赏】 <wbr>乌兹别克WWF(熊猫徽)标志《会上树的羊——捻角山羊》邮票
【欣赏】 <wbr>乌兹别克WWF(熊猫徽)标志《会上树的羊——捻角山羊》邮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