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居士”博主不仅喜爱集邮和酒器、字画的收藏,也热衷于门券收藏。前些天,“居士”赠与本博一些门券,细细品来,回味无穷。特别是其中他故乡的名胜——琅琊山(琅琊寺)门券就有5枚,前后时间跨度估计有十多年(因为价格从4元到50元不等),还有滁州市下辖凤阳县的明皇陵和小岗村门券,可见“居士”对家乡的热爱。在此,除向“居士”友表示真诚的感谢外,并将这批门券加以展示,和诸友共同欣赏。



安徽滁州的琅琊山是皖东第一名胜,据清光绪年间《募修滁州琅琊山开发律寺大雄宝殿缘起》记载:“琅琊山名自晋始,晋元帝为琅琊之称。山在滁城西南十里许,势伟拔,起伏绵旦,与丰山、花山争奇竞秀,而琅琊之名尤著,深岩邃谷中,修竹、清泉别饶佳趣。陡山之巅,南望大江如匹练,江以南诸山出没,隐现于烟云杳霭中,盖淮东胜境也”。山中茂林修竹遍布,丘壑林泉、寺宇、亭台、古道、古关隘均以其蔚然深秀,清幽淡雅而得天独厚。境内大小山峰九九八十一座,层峦起伏,沟谷深邃,溪流潺湲,森林茂密。其高可眺、邃可隐、清可濯、幽可憩、芳可采、丽可咏的自然景观,逐渐形成了中外游人向往的琅琊山“八名”(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洞、名林)文化胜境。山中还隐映着唐代古刹琅琊寺和宋代建筑醉亭,集宗教、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于一体。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24大文化名山之一,中华百座名山之一,安徽省五大风景区之一。


“琅琊寺”建于唐大历年间(766-770年),由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僧人法琛创建,唐代宗李豫赐名“宝应寺”,崔祐甫为它撰《宝应寺碑》。后周显得年间(954-960年),寺毁,刺史王著予以重修。
滁州·琅琊寺宋朝时几次重修扩建,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赐额“开化禅寺”,亦称琅琊寺,

“明皇陵”位于凤阳县城南七公里处,是明太祖朱元璋父母陵墓,初建于吴王时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洪武二年后又两次大规模修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竣工。陵园占地2万余亩。当时有城垣三重,周长二十八里,其内"宫阙殿宇,壮丽森严"。享殿、斋宫、官厅数百间。历经
600余载,虽经多次兵乱,但陵前神道上的三十一对(原为三十二对)石象生和皇陵碑、无字碑及坟丘等保存完整。皇陵碑文为朱元璋亲撰,石象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帝王陵之冠。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有“中国十大名村、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以前却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由万里题字的“大包干纪念馆”于2006年6月19日开馆,里面呈现了小岗村的整个历史,它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

“抗美援朝纪念馆”坐落在丹东市市中心北部风景秀丽的英华山上,是一座塔楼式建筑群。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专题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馆内以抗美援朝战争史为基本陈列,主要陈列内容分布在陈列馆、空军专馆、全景画馆和露天兵器陈列场。
陈列馆以新颖的艺术形式和现代陈列手段,通过详实的历史资料,丰富的文物,全面地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

合肥海洋世界占地总面积32亩,建筑面积12,585m2,以水为主线,展示了不同水域的不同物种之间的奇妙联系,展示生命的奇妙和谐的生存方式。您的旅程会经过溪流、湖泊、雨林、江河直到广阔的海洋,近距离观赏到各种有代表性的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环境,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生命的和谐。




除了以上景区、景点的门票之外,居士还赠送了一些电影票等娱乐用的门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