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手拍】 敦煌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2011-11-21 16:35:39)
标签:

敦煌八景

两关遗迹

玉门关

汉长城遗址

唐诗

分类: 遊郵友忆

【随手拍】 <wbr>敦煌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
        我来这里之前,只是从一首唐诗(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知道了玉门关。这里在敦煌市的西北方向,约有90公里。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强烈地感染着人们,引发起人们对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从敦煌去的时候,沿途就看到一望无际的戈壁荒滩上散落着一些骆驼刺、茅草和红柳,但经过约两个小时的颠簸当到达之后,却有点失望,荒凉的矗立着一座小土城(都尉府遗址),除了荒凉别无其他,当年雄伟的玉门关只剩下这么一小座土丘了,如果你是历史文学或是军事爱好者,这里是一个令你们畅想和思考的地方,但对于一般的参观者来说,除了一个土堆遗址,完全没有啥意思。
        导游介绍说,相传和田美玉就是通过这里走河西走廊进入皇宫贵族的闺房的。可是驮玉的骆驼到了这里就生病无法前行,赶骆驼的老人告诉守关的这是因为关神没有收到贡品而生气了。于是在关门上镶嵌了一圈美玉,关神就开心了。玉门关的名字也就据此由来。
        在玉门关的边上,还有一处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汉长城遗迹。相传,西汉时,中原王朝为了对外抗御匈奴骚扰,加强边塞建设,对内安定百姓生活,巩固中央集权,以加强同中亚、西亚各国的贸易和友好往来,由令居(今永登)开始,经河西走廊张掖、额济纳旗、金塔、嘉峪关、玉门、安西等地,到敦煌西湖的马迷兔建起了长城。
        这里汉长城的结构并无砖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筑造结构主要有三种:一是用黄胶土夯筑而成;二是用天然板土、石块夹红柳、胡杨枝垒筑而成;三是用土坯夹芦苇砌筑而成。烽隧大都建在较高的地方,一般都高达7米以上。有的残高10米左右。烽隧顶部,四边筑有不高的女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现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等。这里曾经保存着许多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如“玉门千秋隧”出土的西汉纸,经考证,早于东汉蔡伦造纸170多年。著名的“敦煌汉简”就是从长城沿线的烽隧遗址中出土的。它为研究我国汉代河西地区乃至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随手拍】 <wbr>敦煌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随手拍】 <wbr>敦煌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随手拍】 <wbr>敦煌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随手拍】 <wbr>敦煌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随手拍】 <wbr>敦煌行——“玉门关”、“汉长城遗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