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萤火虫(英文名:Firefly),为昆虫纲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全世界约20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约有150多种。是一种躯体翅鞘柔软、完全变态的甲虫,一生历经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目前已知的萤火虫种类,其幼虫都会发光,甚至卵和蛹也往往能发光。成虫小至中型,长而扁平,体壁与鞘翅柔软。前胸背板平坦,常盖住头部。头狭小。眼半圆球形,雄性的眼常大于雌性。

成虫仅进食一些露水或花粉等,幼虫捕食蜗牛和小昆虫,喜栖于潮湿温暖草木繁盛的地方。也有一种萤火虫,是靠吃掉雄性萤火虫来繁衍并且保护后代生存的,这种“致命情人”可通过模仿其他种类萤火虫的雌性闪光来“引诱”雄性,等雄性萤火虫以为自己的求爱得到应答,赶来幽会时,就会被对方吃掉。
萤火虫的发光,简单来说,是虫体内有一种磷化物即荧光素,经发光酵素作用,会引起一连串化学反应,而光即是这个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由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发光的型式不同,因此在种类之间自然形成隔离。萤火虫中绝大多数的种类是雄虫有发光器,而雌虫无发光器或发光器较不发达。它发出的能量只有约1成多转为热能,其余多变作光能,其光称为冷光.常见萤火虫的光色有黄、绿色及很少的红色。雄萤腹部有2节发光,雌只有1节。亮灯是耗能活动,不会整晚发亮,一般只维持2至3小时.成虫寿命一般只有5天至2星期,这段时间主要为交尾繁殖下一代。在日落后1小时后萤火虫非常活跃,争取时间互相追求。至于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求偶、沟通之外,还有警告其它生物的作用,科学家们发现误食萤火虫成虫的蜥蜴会死亡。


在我国古代就有萤火虫的故事。晋朝时,有家贫学子车胤,每到夏天,为了省下点灯的油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内,利用萤火虫光来看书,最后官拜吏部尚书。于是就有了《囊萤夜读》之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