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活动2010年1月11日在德国柏林正式启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就“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正式启动发表致词,敦促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位公民加入保护地球生物的全球联盟。
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最大限度地保护地球上的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导下,国际社会制定并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2001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各国领导人承诺到2010
年前,扭转生物多样性流失快速流失的趋势,2005年,来自世界各国的150多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纽约举行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又再次重申了这一承诺。
为了让人们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推动各方迅速采取行动,联大在2006年通过决议,将2010年设立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的生命”。今年9月,联大将就生物多样性举行一个高级别会议,各国首脑将就生物多样性及其在抗击气候变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讨论。10月在日本名古屋召开生物多样性峰会,《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将就落实《公约》制定新的战略。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而生物多样性的快速消失,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以及赖以生存的农业和畜牧业造成严重影响,并进一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早在1992年就参加了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在《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上签字。继而,中国政府批准了这个《公约》,并履行承诺的义务;成立了国家履行《公约》工作组,协调我国的履约工作;分别于1994年和1997年完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报告》,并正式发布。同时,加强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的法规建设,并陆续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等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选自《2010年中国生物多样性发展及保护研究报告》)



联合国为响应《生物多样性公约》,在今年4月15日(日内瓦、维也纳)和10月18日(纽约)分别发行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年》邮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