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很强大“读秀”很神奇
(2013-10-30 10:31:34)
标签:
教育 |
来自"厦门市图书馆读书月征文比赛活动--三十多年后补发的课本"一等奖文章:
“超星”很强大“读秀”很神奇
郑启五
近年来由“超星数字图书馆”开发的“读秀学术搜索”在很多的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进行试用,目前又进一步在网络上放开使用,我试了一下,发现它至少在图书的阅读和浏览上很强大,是其他任何一种搜索引擎难以替代的。我在撰写《鲁迅的实寄封来龙去脉之研究》的集邮论文时,在林林总总的涉及鲁迅书信集的各种版本文集图书中,完全凭借“读秀”就基本搞定,甚至包括文革期间出版的版本。它的浏览功能甚至比纸质本的还要便捷,点击页边现实的目录,就可以精确地闪进需要的章节。而页面在电脑上的显示比原书字体大了两号,相当悦目甚至养眼!
我又尝试输入自己的名字,发现有多达93本书跳将出来,其中我个人单独署名或第一署名的15本著编译居然无一漏网,以我的个案管中窥豹,天啊,无一漏网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其中有12部标有“包库阅读”,可以在网上全文阅读,既《芙蓉湖随笔》、《到闽南喝功夫茶》、《爱译随笔》、《武平情结》、《集邮情感》、《集邮随想》和《郑启五集邮日记》,以及编著《海峡两岸用语差异》、《台胞大陆探亲手册》、《感悟双十》、《台湾大学生小说选》和译著《摩娜与杀手》,仅仅一部译著《香格里拉》标出“部分阅读”,至于那无法阅读的2部既《喝茶》和《热血与坚忍》也有详细的内容介绍和出版信息。
除却个人署名的15本,另外78本书多为收入我单篇文章的文集,从“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的《叙事诗丛刊》到“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版的《吃茶去》,这些隐藏在文集中的个人篇章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读秀”一一揪了出来,随即再轻轻一点,即可进行全篇阅读,一举省去多少找书和查阅的麻烦,比如我的《儿子失书记》一文深藏在“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家庭启示录》里,十几年来我一无所知,但“读秀”搜索引擎信手拈来,不仅告之该文所在的页码,而且点击这些告知之后,全文跃然页面。
地方自行印发的文集如《梁野风》、各地政协印发的内部图书如《地方文史资料》、知青群体用境外出版社印发的《厦门知青文集》等,只要我有文章入编,搜索就能显示,点击就能阅读,一五一十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真是“网络恢恢,疏而不漏”。
又比如由海潮艺术摄影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八闽邮文精选》第二集,收了我三篇文章,读秀搜索引擎的结果不仅告之这3篇文章所在的页码,而且点击这些告知之后,还能一一阅读3篇文章的全文。
更妙的是我写的书评《宏伟有幸,邮迷有幸》被收入王宏伟的《记录集邮2006年图文集》,在“读秀”的介绍上点击自己的名字之后,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读到拙文全文。
我有几文曾发表在上海《咬文嚼字》月刊上,该刊每年一册的合订本也享受了书籍的待遇,“读秀”照样把你提取出来,点击阅读,原汁原味。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进一步完善,我的这些上网的旧书也开始获得了新的收益。网络正在以空前的规模改变乃至颠覆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而“读秀”等搜索引擎正加快这样的改变。
实话实说,“读秀”的搜索在图书和期刊上相当霸气,但报纸和文档就疲软多了,可见这个网络搜索的春秋战国时代……
361005厦门大学101信箱 郑启五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