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墨诗

(2015-04-14 08:57:16)
标签:

诗词

文房四宝

分类: 转载
http://r.photo.store.qq.com/psb?/V10mfFpu1CRahB/d8oxJkn6MvBl4kYEWlDwszecyKvu9u75n4QISiP6uLk!/o/dAkAAAAAAAAA&bo=gAIpA.ACogMFAMg!



吴去尘墨光歌墨
长8.7cm,宽4.2cm,厚0.9cm.
故宫博物院收藏
墨面为阳识隶书《墨光歌》,歌后署“为去尘词兄作光歌”,“钱塘社弟潘之淙无声甫”,押“之淙”长方小印。背面阳识钟鼎文字体题录“崇祯元年八月塑始至三年春二月望止共采烟一百六十三两,炼墨八十九锭止(通“之”)一”。墨侧面阳识篆书“延陵吴去尘藏墨”款。

鉴赏:
        墨作为文房重器,自古便无固定形制,因此任何一种形制都是文人出于某种寄托而制造的。吴去尘,明天启、崇祯年间人,工书画,诗才清隽,精琴理,兼善制墨,制墨雅重艺林。史载其墨“形式既殊,物料精绝,为程君房、方于鲁之后墨名最著者”。据明麻三衡《墨志》、汪炽南《纪墨小言》及宋漫堂《漫堂墨品》等书载,吴去尘所制墨品多达60余种,式样多仿古而不流俗。吴氏此墨形作汉碑式,考其因由当为配合墨面上的隶书《墨光歌》而刻意为之。兹将墨面上的这首《墨光歌》全文摘录如下:
 
品茶欲白墨欲黑,古人风雅千秋隔。
于今谁复弄苍烟,扫尽寒灯夜无色。
神工和剂甚苦心,捣兰屑玉用意深。
千声敲冷春山月,四璧寒凝丹鼎金。
空斋清昼陈簾里,新水才添白玉洗。 
宣州石砚雪洒残,翰走烟云儿卤起。 
古香微觉染罗衣,银屏激射桼影寒。
酒徒醉眼夺岩电,美女双鬟败碧辉。 
坡仙雪堂数千铤,昔间欣赏同彝鼎。 
只从边上付鱼吞,忍使玄心类秋种。 
湛晴老銕讵可齐,坚光未许李廷珪。 
淋漓床上书千卷,却笑胡人黑暗犀。  
梅花阁里春得老,斗茶试墨成峦讨。  
归来不入黑甜乡,为君题就墨光草。  

        该墨形制古朴,汉风浓郁,形制与内容配合得天衣无缝,设计极为精妙,显现出了吴氏独运之匠心。墨面上的《墨光歌》,不仅内容典雅,其字体流畅而遒劲,实属难得的佳品。而背面的铭文则简要描述了吴氏在崇祯初年的制墨经历,为墨史研究保存了一段珍贵的史料,更加彰显出此墨的珍贵。

《松滋侯易元光传》(唐  文嵩)
        易玄光,字处晦,燕人也。其先号青松子,颇有材干。雅淡清贞,深隐山谷不仕,以吟啸烟月自娱。常谓门生邴炎曰:“余青山白云之士,去荣华,绝嗜欲,修真得道,久不为寒暑所侵,寿且干岁,然犹未离五行之数,终拘有限。余渐觉形神枯槁,是知老之将至矣。余他日必为风雨所踬,后因子炽盛,余当神化为云气之状,升霄汉矣。”其留者号玄尘生,徙居黔突之上,必遇胶水之契,隃麋处士鹿角煎,和丹砂麝香数味,遗而饵之,其后果然,门生皆以青松子前知定数矣。玄尘生饵药得道,自黄帝时,苍颉比鸟迹为文,以代结绳之政,玄尘便与有功焉。其后子孙皆传其术,以成道易水之上,遂为易氏焉。玄光即玄尘曾孙也,家世通玄处素,共寿皆永。尝与南越石虚中为研究云水之交,与宣城毛元锐、华阴楮知白为文章濡染之友。明天子重儒,玄慕其有道,世为文史之官,特诏常侍御案之右,拜中书监、儒林待制,封松滋侯。其宗族蕃盛,布在海内,少长皆亲砚席,以文显用也。
        史臣曰:古者得姓,非官族世功,则多以地名为氏,或爵邑焉,或所居焉。松滋侯易氏,盖前山林得道人也。青松子富有春秋,不显氏名,其族或隐天下名山,皆避为栋梁之用也。有居太山者,秦始皇巡狩至东岳,因经其隐所,拜其兄弟五人为大夫焉。其参元得道能神仙者,则自易水之上,后代故用为姓云。

谢人墨(唐·齐己)
珍重岁寒烟,携来路几千。只应真典诰,消得苦磨研。
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

詶张司马赠墨(唐·李白)
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
黄头奴子双鸦鬟,锦囊养之怀袖间。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

藏墨诀(五代 李廷珪)
赠尔乌玉玦,泉清砚须洁。
避暑悬葛囊,临风度梅月。

书廷墨(北宋 晁叔用)
君不见江南墨官有诸奚,老超尚不如廷珪。
后来承晏颇秀出,喧然父子名相齐。
百年相传纹破碎,仿佛尚见蛟龙背。
电光烛天星斗昏,雨痕倒海风雷晦。
却忆当年清暑殿,黄门侍立才人见。
银钩洒落桃花笺,牙床磨拭红丝砚。
同时书画三万轴,二徐小篆徐熙竹。
御题四绝海内传,秘府毫芒惜如玉。
君不见建隆天子开国初,曹公受诏行扫除。
王侯旧物人今得,更写西天贝叶书。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宋·苏轼)
异时长笑王会稽,野鹜膻腥污刀几。暮年却得庾安西,自厌家鸡题六纸。
二子风流冠当代,顾与儿童争愠喜。秦王十八已龙飞,嗜好晚将蛇蚓比。
我生百事不挂眼,时人谬说云工此。世间有癖念谁无,倾身障簏尤堪鄙。
人生当著几緉屐,定心肯为微物起。此墨足支三十年,但恐风霜侵发齿。
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逝将振衣归故国,数亩荒园自锄理。
作书寄君君莫笑,但觅来禽与青李。一螺点漆便有余,万灶烧松何处使。
君不见永宁第中捣龙麝,列屋闲居清且美。倒晕连眉秀岭浮,双鸦画鬓香云委。
时闻五斛赐蛾绿,不惜千金求獭髓。闻君此诗当大笑,寒窗冷砚冰生水。 

涪川寄蒲舜美桐烟墨来试之良佳因成长句(宋·晁公溯)
西风吹林秋日白,脩桐叶彫霣寒碧。霜余结实凤不至,野人取之出膏液。
山中老翁颇喜事,买膏燃光归照室。旋收轻煤下玉杵,阴房掩翳烟不出。
泽麋解角麝荐香,严冬折胶天与力。律灰吹尽无裂文,外乾中坚介如石。
故人怜我贫嗜书,遗我一丸欣有得。空堂无风尘亦静,朝阳压窗书绕壁。
起临墨池洗砚试,入手已怪光夺漆。苍忙忽惊玄云晦,罨霭顿失寒松色。
徐嗟流落用失所,翰墨何由有勋绩。从军豪气吾岂能,倚马翩翩磨楯墨。
傍人笑言君勿疑,著书固属穷愁客。

喻叔奇惠川墨(宋·王十朋)
子墨客卿来自蜀,绣川家藏尤不恶。明窗研磨出珠玉,客卿于君德良渥。
嗟予经年客莲幕,交绝方兄涩囊橐。文房诸子亦萧索,同年于予契非薄。
特遣卿来助予学,不才拜赐心愧怍。客卿之意殊不乐,陶泓毛颖登台阁。
陈玄待诏同著作,卿从予游失所托。惟清惟静惟寂寞,但有诗篇日酬酢。

试翁寿乡贡余墨(宋·张炜)
万杵炼麋摇夜月,一圭分剂割晴云。雪腴半展陶泓净,改罢新诗写赠君。

试九华朱觐墨(宋·李纲)
九华山顶老松烟,名重初因玉局仙。样古法精圭并制,胶清煤馥玉同坚。
试将毛颖轻轻染,须遣陶泓细细研。居士年来无恋著,惟于三子欲逃禅。

孙耘老惠龙尾砚漆烟墨报以二诗 其二(宋·周紫芝)
诗翁无复思如泉,墨客能回漆作烟。何意峥嵘四君子,肯来相伴一灯前。

送唐左史纸墨(宋·洪适)
黄山奇峰三十六,耸壑寿松多节目。真工曲突扫芳煤,介圭拱璧陈玄玉。
浙河千里兹滥觞,万谷之皮捣冰霜。肌理细腻色白皙,蜀网剡藤难雁行。
使君来自岷峨麓,曾赋客卿朝奏牍。细字不作蝇头书,高文富有牛腰轴。
向来平步第一螭,勇退宛在番之湄。陶泓毛颖幸旅进,快写元和圣德诗。

以墨一品饷叔夏(宋·胡寅)
人墨两相磨,此语昔贤叹。平生几两屐,何用积不散。
未忘文字耳,四宝且同案。陶泓有润泽,毛颖称词翰。
论交楮先生,相厚不相贯。直须造玄默,乃可发三粲。
南山太古松,盈壑凌霄汉。煤珠贵轻远,胶结要坚捍。
脩圭及圆饼,脱手千金焕。寄君亦何意,往作文房伴。
君子万卷读,胸次春冰泮。翻水即千篇,烨(存本作灿)若云锦烂。
猎华将食实,以道自澡盥。当年伏蒲疏,慨欲排世难。
民瘼今益深,山谷宁可玩。请君携此宝,慎勿比医炭。
恭惟上隆宽,缮写臣谨按。当从黝然处,凛有光芒观。
继君诸皇祖,勋德侑清祼。
 
试长沙胡邦明墨(宋·高吉)
墨卿溯源流,甄陶何远矣。系出五大夫,杀身成人美。
策勋凌烟阁,繇此著姓氏。开国从胶东,裂土封黑水。
平生好太玄,握手忘汝尔。一笑吐奇芬,熏透诗人髓。
磨砻去圭角,耐久坚莫比。朋来自远方,陶泓管城子。
传文章心印,千古尽在是。我老久绝交,未忘抄录耳。
种树书一编,养生论盈纸。烦卿为记之,岁晚吾事已。

谢广东经略潘直阁席间分贶李济墨(宋·曾丰)
灶煤不忌远,胶汁宁伤清。永言李廷圭,墨法能尔精。
滴沥甚点漆,锱铢轻连城。胡陈梁蒲张,俊(四库本作后)出声铮铮。
敢与相颉颃,江西老潘衡。李家飒以颓,中兴有云礽。
未空天下伎,已擅湖南声。公重与物交,所厚墨客卿。
摩顶相许意,垂髫久要情。信手暗摸索,心已权重轻。
乃言济妙处,而有祖典型。端如坡借力,独为衡主盟。
笑捐数寸玉,增我双眼明。呼童诏罗文,折简延陶泓。
来陪客卿游,欣然两相迎。涓涓井花落,叆叆江烟生。
始坚苦莫揉,俄熟恬无争。更请毛锥子,三益相友朋。
丙吉魏弱翁,姚崇宋广平。刚柔各自禀,勋业交相成。
我无换鹅手,初不工草行。仅能蚯蚓势,强学蝌蚪形。
暗投谩费璧,误点难成蝇。不若旧主人,八法俱纵横。
敢持以回旋,笔头贮南溟。题诗答公隙,草疏排奸萌。
闻健赋归田,投閒注遗经。己重人诧之,济价日已增。
况不为济者,何当经品评。

以诗追墨(宋·舒邦佐)
万灶烧松有妙功,分张犹未及邻翁。陶泓毛颖来呼友,要为幽斋草送穷。

拾得磨墨寒山题岩赞 其一(宋·释了惠)
乱石当陶泓,千岩作诗轴。意到句不就,句到意不足。
墨渐消,笔渐秃。苍松偃蹇莓苔绿。

拾得磨墨寒山题岩赞 其二(宋·释了惠)
高兴上层巅,断崖收晚烟。笔底两三字,人间千百篇。
心手不相知,石上墨成池。劫石有消日,此墨无尽时。

谢子瞻尚书惠墨端溪砚二首 其一 墨(宋·范祖禹)
禹平洪流锡玄圭,班于群神朝会稽。辽东飞烟过沧海,徂徕古气临天齐。
丹砂化出黄金鼎,雄麝焚身何噬脐。鱼胶清坚岂易致,燕支山北随佩觿。
双龙蛇蟠戏缺月,吴军破甲光水犀。黑云如轮起端溪,挥洒倏忽奔鲸鲵。
先生海内文章伯,穷年蒿目忧黔黎。玉堂新制自心巧,想见星象躔宝奎。
落毫无胫走珠玉,雨雹霁止垂虹蜺。陋儒穷经唇欲腐,石室汗简空沈迷。
眼昏画纸仅成字,何异月闇投玻瓈。唯当藏作箧中宝,并荷蓑笠归锄犁。

谢李君亮赠陈中正墨(宋·杨万里)
麝烟薰透大夫松,胶国吹成赤鲩公。龙尾研磨碎苍璧,鼠须飞动出晴虹。
谁言陈子草玄手,突过蒲家读墨功。老我久无椽样笔,为君小楷注鱼虫。 

试潘衡墨(宋·陈宓)
胶煤鸾麝号潘衡,老剂尤令举世惊。点漆未能绳纯黑,令人字字挟霜明。

酬宗室令率惠墨(宋·贺铸)
题注:令率字景道。丁卯四月京师赋
麝煤新剂黝而坚,谁谓奚生法不传。信是文房希代宝,益知公子过人贤。
蔡中郎老喜飞白,扬执戟穷耽草玄。雅意肯要琼玖报,十丸聊以助吾颠。

法一以余所赠墨为不佳(宋·晁冲之)
上人好事世莫当,罗列四宝如文房。广交往往得奇物,有墨尺度如圭长。
秋麋折角胶与力,春麝入脐煤生香。已将雪覆轻罗帕,更令花映红纱囊。
草堂老人不自料,亦藏一饼誇精妙。自言和璧持赠君,反为燕石遭讥诮。
呜呼万事孰不然,古今工拙那同调。君不见当年诸李数不到廷宽,只今赐墨无老潘。

谢馀干陆宰惠李廷圭墨(宋·郭祥正)
集仙昔与文忠游,文采声鸣喧九州。鲲鹏未化忽拓翼,地老天荒云海幽。
箧中尝秘上赐墨①,紫金泥印双脊虬。名题廷圭姓氏李,此物未省何年留。
纹如坚犀刮不动,铿铿触砚苍烟浮。蜀笺洒落黑胜漆,欲论所直真难酬。
麟儿字法肖家学,珍绨宝匣深藏收。并刀截断辄分我,始信明珠今暗投。
嗟予吟笔久已阁,辩舌倒卷刚肠柔。书陈北阙上印绂,志乐南亩亲锄耰。
得君赐墨竟安用,捧玩反覆增予羞。况君绿发眸子瑩,才业自副朝廷求。
研磨煤麝染谏草,扶擿世病苍生瘳。名成功遂取上笏,世阀光焰垂千秋。
莫如老钝默将死,再拜谢贶长江头。
按:① 自注:仁宗所赐李廷圭墨。

谢景文惠浩然所作廷圭墨(宋·黄庭坚)
廷圭赝墨出苏家,麝煤漆泽纹乌靴。柳枝瘦龙印香字,十袭一日三摩挲。
刘侯爱我如桃李,挥赠要我书万纸。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怀袖里。
吾不能手抄五车书,亦不能写论付官奴。便当闭门学水墨,洒作江南骤雨图。

句 (宋·洪朋)
赠我麝煤如黑玉,为君龙尾濯清秋。(清  曹寅《砚笺》卷二)

满庭芳 于京兆府学正来彦中处觅墨(元·王哲)
毛颖归余,楮生从我,陶泓三事奇瑰。陈玄不止,尚未得相陪。
日夜搜神定思,在何处、多隐文才。谁堪访,高明上士,唯有彦中来。
浑材。如见慧,便教磨出,云浪恢恢。书灵任宝篆,救苦消灾。
愿使家家奉道,人人悟、总免轮回。成功行,前程路稳,同去宴蓬莱。

咏案头四俊 珠麝墨(元·张玉娘)
兰煤薰透漏星房,苍璧无痕晕漆光。万杵龙珠凝海水,十分麝泪泣玄霜。
松烟入砚还矜色,江雨翻云别有香。风静月林秋气逼,满天诗思动清商。 

赠墨工魏元得(元·宋褧)
煤麝捣鱼胞,居然品格高。剂传龙髓记,香出豹囊韬。
讵可饰昭应,唯将录楚骚。多君远持赠,诗句少酬劳①。
按:① 宋祥符中治昭应宫用廷圭墨为饰染

李廷圭墨(元·宋褧)
神物蟠髹麝溲煤,升元曾是进蓬莱。玄光依旧能今日,谁信昌言己夜台。

为王提醝索墨(明·祝允明)
题注:客居偶乏墨然亦不能作好字左右或有新安下品戏以一绝句求之王义兴人也
荆溪麝煤重似铁,岭外羊管弱于绵。婺州伪剂宜恶札,且望分来用一年。

明  程君房
三台突兀漳河滨,台中石墨殊璘璘。
曹公父子纷制作,宝之不啻琳与珉。
蓄积既多何可尽,后来好事犹见珍。
陆家兄弟持相赠,遗翰至今称绝伦。
松煤桐液泫转盛,此墨遂黜无由伸。
我修墨史聊载尔,不教异物委埃尘。

乾隆《御制咏墨诗》
与茶奚必较新陈,用佐文房讯比伦。
历历千言照今古,超超六法显精神。
呼卿唤子谓多事,玩日惕时斯枉珍。
磨尽思王才八斗,依朕研北此龙宾。


隃麋以产墨著称,后世因借指墨或墨迹。 
宋 沈遘《七言和吴冲卿省舍观苏才翁题壁》 
空堂老壁隃尘昏,苏子之迹世所珍。龙虎变化生风云,拿石攫木力万钧。
斯人豪奇迈伦群,平生慷慨半道沦。高辞壮论胡不存,惜哉独以技艺闻。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隃麋易尽,终磨海岛之头;侧理若穷,愿写彭城之背。”
清 姚士陛 《断砚歌为姜西溟先辈赋砚为家梁汾舍人击碎》:“隃糜发采宣毫爽,酒半传观各夸赏。” 
清 洪亮吉 《鉏月阁记》:“蛮纸万幅,有沉约手钞之书;隃糜两螺,为李尤自製之墨。”
引申指文墨。 清 金人瑞 《长夏读杜诗有怀明人法师却寄二十四韵》:“晚斋承茗粥,吾道在隃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