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棠樾鲍家敦本堂

标签:
歙县棠樾鲍家祠堂敦本堂旅游 |
棠樾牌坊群旁有两座祠堂,一为鲍氏敦本堂祠,俗称男祠,另一为鲍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称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历史的生动教材。
常言:“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古徽州百姓聚族而居,出于敬宗收族的需要,每个家族都建有规模不一的祠堂,比如胡锦涛家乡绩溪县龙川的胡氏宗祠也十分有名。祠堂分宗祠、支祠、家祠三种,其中宗祠规模较大。
棠樾村中的敦本堂,是棠樾鲍氏的“男祠”,供奉鲍姓各世祖宗。敦本堂原名万四公公支祠,始建于明嘉靖末年,至清嘉庆已“晦昧摧剥”,鲍志道与其子鲍漱芳鸠工重建,嘉庆辛酉(1801年)告峻。祠向南,三进五开间,进深47.11米,面阔15.98米,砖木石结构,虽然雕饰不繁,却显得精致大方。门厅原为五凤楼式,现已改建,二进廊庑也已拆毁,天井尚保存完整。
首进为祠堂的大门。在一排木栅栏门的后边,“鲍氏支祠”四个大字赫然在目,中间为一正门,但平时均不打开,游客皆从左右两个稍小的侧门进出。正门和侧门上都画有威武的门神像。
穿过宽阔的天井,这里就是鲍氏家族议事的敦本堂,庄重、古朴、大方。房檐下是歌颂鲍氏祖先的匾额——“乐善好施”,“敦本堂”的匾额悬挂在大厅内正上方。
两旁的墙壁上有朱熹题写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
祠堂最后一进的享堂大厅构筑宽敞,宽五间,它需从两侧的台阶上去,地势比前边高出许多,更显得威严肃目。
享堂正面上方的匾额上题写着“慎终追远”四个大字(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终”,去世的父母,这里指操办丧事;“远”,祖先,这里指祭祀先人)。牌匾的下面是鲍家几位声名比较显赫的祖先画像,画像的两旁有一幅对联——“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享堂两侧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幅用相框装裱的画像,表现的都是鲍家祖先一此著名的故事,如鲍象贤镇守云南,鲍宗岩、鲍寿孙父子争死等。
祠堂里立有皇帝上谕碑,充分显示了当年棠樾鲍氏家族的显赫。明次间后金柱上装有灰漆屏门16扇,上刻邓石如隶书《鲍氏五伦述》全文。屏门后边供奉着鲍氏祖上的牌位。
祠堂的建立在当年是为了宗人的排行,显其德高望重和受人仰戴,同时又可显示那些在外的商人荣归故里的气派和才干。时至今日,鲍家祠堂每年都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它留给人们的不仅是建筑的古老和精美,更将鲍家那些美好的故事与传说远播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