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中的含蓄美

(2025-04-01 10:10:47)
标签:

古诗词的含蓄美

分类: 07文学:诗词楹联、散杂文等

古诗词中的含蓄美

古诗词中的含蓄美

蓄作为诗词创作的艺术形态,是中国诗学中唯美追求之一。所谓“含蓄”,简言之,就是诗中对情感描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且空灵蕴藉,耐人寻味;所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等等,都是以深厚的内容寄寓形象之中,要求深蓄于内,含而不露,以有限字词,表现无限“言外”之景,创造一个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 

诗文含蓄,使诗意曲折婉转。“文似看山不喜平”,赏诗也正如观赏园林,曲径通幽,方具诗韵。

苏东坡曾说过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至言也。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善之善者也。

宋代诗评论家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写道诗文要含蓄不露,便是好处。古人说雄深雅健,此便是含蓄不露也。

元代诗评论家范德机在《木天禁语》中写道辞简意味长,言语不可明白说尽,含糊则有余味。

为什么含蓄如此重要?因为含蓄能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读者能从弦外之音听出作者的心声,感受到真性实情。

含蓄的诗作能让读者浮想联翩,欲罢不能。其实诗的意境很大程度来自于含蓄,如果诗太直白了,言已尽而意境无。 

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说“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味。”这充分体现出含蓄在古诗词中所起的作用,即言有尽而意无穷。

节妇吟

张籍(唐)

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用夫妇比喻君臣是一个传统用法,这体现了古诗词中的含蓄。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位有夫之妇受到了别人的引诱,并赠给她明珠作为礼物,无奈的是女子已经有了丈夫,于是只好将明珠还给男子而暗自神伤。这表面上看似一首情诗,实际上是一首为拒绝藩镇高官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政治诗,诗人利用比兴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忠于朝廷的决心。

全诗实际上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明知我是朝廷官员却还拉拢我,很感谢你对我的深情厚意,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我既然已经为朝廷效力,就要忠于朝廷,不能三心二意,我现在拒绝你的请求和许诺,心中很是伤感,只遗憾我没能在被皇上赏识以前遇到你。

诗中所说的“明珠”是李师道用来拉拢和引诱诗人为其助势的代价,指的是常人求之不得的声名地位、富贵荣华一类的东西。作者慎重考虑后委婉的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做到了“富贵不能淫”,像一个节妇守住了贞操一样的守住了自己的严正立场。但当时李师道是个炙手可热的藩镇高官,作者并不想得罪他、让他难堪,因此写了这首非常巧妙的诗婉拒他,此诗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全诗委婉曲折而动人,将含蓄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