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怀柔高山流水
怀柔高山流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96
  • 关注人气:1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2019-06-01 05:15:06)
标签:

转载

分类: 13拓宽视野:湖为心、世为面
原文地址:山东省地形图作者:光明人家_65x
山东省地形图 
--山东自然地貌概述
收集:2019-03-31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此图可点击最大尺寸放大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山东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山东省陆地最低处。
      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65.56%,主要分布在鲁西北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
      台地面积占全省面积4.46%,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丘陵面积占全省面积15.39%,主要分布在东部、鲁西南局部地区。山地面积占全省面积14.59%,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鲁西南局部地区。 
      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区。属鲁中南山区者,主要由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组成;属胶东丘陵区者,由花岗岩组成。
      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大泽山等。[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一、基本概况 

     (一)地理位置: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 420 公 里,东西最宽约 700 余公里,陆地总面积 15.67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 国总面积的 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 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 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二)自然环境:山东是我国 10 个沿海省市之一,地处黄河下游,大致介于北纬 34°22′52″至 38°15′02″(岛屿达 38°23′N),东经 114°19′53″至 122°43′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计跨纬度 3°52′10″、经度 8°23′07″,这使得山东自然地理的东西差异远 比南北差异明显。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沂蒙山地丘陵,水文属于淮河 水系(沂河),而山东半岛西北部为华北平原,水系属于黄河水系(徒 骇河) ,造成两地自然环境不同,山东半岛的东南部为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为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总体来说,山东 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炎热多雨,冬季多偏北风,寒冷干燥;春季天气多变,干旱 少雨多风沙;秋季天气晴爽,冷暖适中。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三)地貌特征:山东省的地貌基本特征,一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全省地势以泰鲁沂山地为中心,海拔高度向四周逐渐 降低。泰山、鲁山、沂山共同组成鲁中地的主体,构成山东省中部一条东西向的分岭。东部及南部为起伏和缓的低山丘陵,北部及西部为 坦荡的平原,呈弧形围绕在山地丘陵的外围。全省地势中南部凸起;东部地势稍低,缓丘起伏;西北部地势低平,黄河、大运河穿行其间, 9/10 的地面在海拔 50 米以下。由历史上形成的黄河冲积扇、泛滥平原和近代黄河三角洲组成的平原呈弧形环抱于中南部山地的西、北两 侧。在山麓冲积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之间为低洼地带,形成带状湖群。众多的山间盆地和山间平原散布于低山丘陵之间,海拔高度都在 200 米以下。山东海岸北依渤海、 东及东南濒临黄海,除黄河三角洲与莱州湾沿岸为淤泥质海岸以外,大部分海岸为岩石的侵蚀海岸,海岸 曲折,多港湾、岛屿。   (四)地质构造:山东的地质构造多种多样。 鲁东没有沉积岩覆盖, 只有老的结晶岩基底,属单层结构型;鲁西则在古老结晶岩基底之上,还有较新的沉积岩层履盖,属双层结构山东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构 造与断裂构造。在构造分区上分为鲁东、沂沭断裂带和鲁西三个构造区。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二、主要地形地貌 
      1、山东山地地势的形成和分布,明显地受地质基础的控制,平原主要分布于鲁西和鲁北,基本上属断块构造差异沉降区。山地丘陵分布于鲁中南和鲁东,属断块构造差异隆起区。在地貌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特定内力、外力的作用,还在特定的地区形成了一定规 模的岩溶地貌、火山地貌、海岸地貌等地貌形态。
     山东地貌类型多样,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 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间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三角洲等九种地貌类型,其中平 原面积最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 55%,山地占 15.5%,丘陵占 13.2%, 洼地占 4.1%,湖沼平原占 4.4%,其他占 7.8%。根据山东地貌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可将全省划分为四个地貌类型区:即鲁西北平原区、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鲁东丘陵区和海滨地貌区。全省有六座海拔超过 1000 米的山峰,其中泰山最高,海拔 1532.7 米。蒙山是第二高峰, 海拔 1156 米,崂山 1133 米,鲁山 1108 米,沂山 1032,徂徕山 1027 米。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2、山东省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着重写一下山东水系特征。山东 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 0.24 公 里/平方公里, 长度在 5 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5000 多条, 其中, 长度在 50 公里以上的 1000 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 马颊河、 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 1496.6 平方公里,蓄水量 23.53 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省海岸自然条件优越 ,海岸线漫长曲折,西起无棣县大河口, 南至日照县绣针河口,长达 3024 公里,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 1/6,仅次 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因不同岸段所处自然地理条件各异,致使 山东海岸地貌类型也复杂多样。既有典型的山地港湾海岸和平原淤泥海岸,又有绵亘数十公里的沙质海岸以及迅速淤涨的黄河三角洲海岸。 山东海岸地带资源丰富,气候宜人,具有交通、渔业、盐业、农垦、水产养殖、潮汐发电和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前景。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 20 余处;有近陆岛屿 296 个,其中庙岛群岛由 18 个岛屿组成,面积 52.5 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 3000 平 方公里,15 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 1.3 万余平方公里。这些优越的地理条件,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都将大有作为。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3、山东省大地构造演化具有与中国大陆相似的阶段性演化特点。 山东省构造演化大致分为四个演化阶段:早前寒武纪为不成熟陆壳向成熟陆壳转化和陆块碰撞拼合阶段,陆核、微陆块逐渐形成,伴随着 华北各微陆块之间发生的碰撞拼合,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地壳由不成熟的过渡型地壳(可能相当于玄武质-安山质基底)演化为成熟的花 岗质地壳,花岗岩由 TTG 组合演化为 GMS 组合,基底固结并逐渐克拉通化,至古元古代末形成现在华北克拉通的基本格局;中新元古代为 大陆裂解与聚合阶段,中元古代标志性地质事件是代表大陆裂解环境的基性岩墙群,新元古代标志性地质事件是同碰撞花岗岩和山东早期 盖层沉积,为非全域的沉积盖层,新元古代中期,中国各陆块可能接近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原始中国大陆或古中国地台;古生代为海陆变 迁阶段,是中国现代意义板块构造形成和剧烈演化期,山东构造演化受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对接碰撞影响,经历了海陆变迁演化,早古生代,突出特征是全域同步缓慢沉降,有小幅度差异升降,为全域海相沉积,晚古生代,板块逐渐抬升,海水退出,转化为陆相沉积;中新生代为构造体制转折和岩石圈减薄阶段,山东大陆地壳中生代早期受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作用制约,表现为挤压构造体制,中生代中晚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作用制约,构造体制转换为伸展为主。白垩纪是中国东部岩石圈强烈减薄期,构造岩浆活动非常活跃,在山东省则发育了与岩石圈减薄有关的大规模岩浆作用、大范围盆地断陷、高强度金矿成矿爆发、高速度地壳隆升、多期次幔源岩浆活动和多式样脆性断裂切割等地质构造事件。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三、特殊地貌岱崮地貌地貌独特,是新发现的的岩石地貌类型,继“张家界地 貌” 、“喀斯特地貌” 、“嶂石岩地貌” 、“丹霞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 
     “岱崮地貌”是经亿万年地质演化而形成的地质构造和岩石,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据专家介绍,在距今5亿-6亿年寒武纪时代,沂蒙山区还沉浸在汪洋大海之中,海底有一个个突起的山地。风吹雨打,河流摆动等外力作用无时不在侵蚀着山地,经过千万年之后, 逐渐降低成平原。当平原再遇地壳抬升时,再次被抬起,形成平顶的山地,从而进入新一轮侵蚀循环。崮就是新一轮侵蚀循环的残留物, 平坦崮顶就是平顶山地的遗存,崮顶高度可以代表古平原的抬升高度,隐含了地壳抬升要信息。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崮,在中国“地貌家族”中是山东大地上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它呈帽、桌、鸡冠、驼形等状态,远远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 成群耸立,雄伟峻拔。从省会济南向南延伸约 240 公里、东西宽约 350 公里的范围内,这些被人们称为崮的山,散落在山峰突兀,连绵不断、 海拔 400 米至 600 米之间的鲁中南群山之中 ,著名的便有 “七十二崮” 。 近年来,据各地地名普查,分布在鲁中南低山丘陵中的崮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区的蒙阴、沂水、沂南、沂源、平邑、费县、枣庄市山亭区等 7 个县区境内,有名有号的崮不下百座,组成了壮美的沂蒙崮群,其数量之多、地域之集中、形态之美,为世界罕见。 
[转载]山东省地形图

     崮,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的山。在地貌学上属于地貌形态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根据地矿部门介绍,这种奇特山势形成于距今约 5 亿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纪浅海相沉积,结束于距今约 6700 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它们经受了强烈的地壳切割和抬升运 动,经过漫长年代的浸蚀、溶蚀、重力崩塌和风化等多重地质作用,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外表呈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峭 壁以下陡坡逐渐由陡到缓的崮。它像一座座戴着石帽子的山,其裸露的“石帽子”由坚硬的石灰岩组成,高度在 10 米至 100 米之间,而下部岩层则易风化极易形成“崮”的地貌景观。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