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桂冠诗人”顾毓琇诗词赏析 (上)
(文:阚家蓂,1944年起定居美国,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三一学院任教,並任台湾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
顾毓琇老师一生多采多姿、多才多艺。他本身专攻电机,但他对戏剧、文学、音乐……等无一不精,可说是一位硕学通儒。他年过四十才开始作诗词,近五十余年来,诗歌词曲创作已有七千多首,古往今来的多产诗人,只有南宋陆游可与之相比,但陆游除诗词之外,并未涉及其他科目,而顾老师在国内公务之烦忙,以及在国内外教学之严谨,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花费在诗词吟咏上面,以一位“业余”诗人,能有如此创作,古今中外,顾毓琇老师一人而已。
顾毓琇老师的诗词范围极广。在他的采笔之下,无物不可入诗,无事不可入诗,无人不可入诗,无地不可入诗,宇宙间万事万物皆可入诗。他的诗,豪放者有之,清丽者亦有之,不偏重于一体,如百川汇流而纳于海,顾诗乃一大海,包罗万象。
我常认为顾老诗词有东坡遗风,行住坐卧、俯仰之间随手拈来即是一诗一词。东坡才思横溢,触处生春。其他各方面亦成就非凡,如文章、佛理、书画等等。顾师与之颇为相似,但东坡有一事欲稍逊一筹——不懂番语,他虽也到过番邦,恐需要带个翻译才行。
除东坡外,顾毓琇老师的诗词更兼有其他各家之所长,正如他所和的各家作品一样。他和的唐人诗,有五十余家之多,其中以和李白、和杜甫,和王维、和孟浩然、和杜牧、和李商隐等为最著。词曲方面以和清真词、和淮海词、和梦窗词,以及和云林乐府及和东海渔歌等。在其所和的诗词方面,有时和得非常逼真而切贴,可说是和得入木三分,和啥像啥,但有时亦加以赞美,或加以注解,更有反其意而和者。如《和李白秋浦歌》之其十二,极似太白口吻,涉想奇幻:
“既泛天下槎,
还看水中月,
掬水月可握,
带月上花船。”
再如和杜甫《宿府》海外即事:
“风云万里音书少,
远隔重洋飞渡难,
人物萧条悲故友,
沧桑变幻挽狂澜,
中天明月依然好,
苍海流霞著意看,
灯下本来无一事,
凉风吹起耐清寒。”
杜甫以七律见长,此诗中冲淡之趣,又有豪爽之气,深得杜诗遗韵。(本文为篇幅所限,其他和各家诗,不能一一列举。)
词曲方面亦然,宋词中,本人最爱秦少游词,他的《满庭芳》、《八六子》、《踏莎行》……等脍炙人口,顾毓琇老师的《满庭芳》:
“云淡天阔,
孤篷小艇,
棹过烟渚沙汀,
琵琶傅怨,
江上数峰青(淮海句),
独有骚人旅客,
披霜起,
凉露催寒,
征途远,
玉门暂驻,
仰看一天星。……”
又如《江城子》有句:
“春水一江明似带,
春去也,水长流。”
张炎评:“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顾词正得其旨意。
在诗歌集中有集唐人诗一百首,亦为笔者所最爱。一般人集古人诗句,首先条件必需熟读古人诗才行,读得愈多,集起来愈方便愈切贴。普通集数首或数十首,已经很不容易了,要集一百首诗,胸中若未能熟读一千首诗,是很难办到的。顾毓琇老师天纵之才,能融会贯通,一首诗经过与其他诗互相调动之后,可以一变、二变、三变,往往集成后的诗还胜过先前的诗,因为那是采众人之所长演绎而成的另一种境界的诗。兹列举二列:
“明月来相照(王维),
弹琴复长啸(前人),
山深古塞秋(崔国辅),
落叶无人扫(裴迪)。”
“云水苍花日向西(韩愈),
空舲滩上子规啼(李涉),
迟迟欲去犹回望(司空曙),
北斗星移银汉低(王偃)。”
上列二首,我不过随手拣来,实在是集得天衣无缝,绝妙好诗。笔者猜想,顾毓琇老师集句,犹如儿童玩积木,游戏之作而已,但读来却令人趣味盎然。
但顾毓琇老师的诗词是有自己的风格和韵味的。有人评论他的诗词是意重、景大、情拙。顾师自己论文艺创造理论时,亦以重、大、拙为批评标准。此刻恕不重述。愚意顾老诗词有两点值得引介:一为格高,一为性灵。
古今之诗人词家,格调各有不同,但能以气格高雅、意境隽永者不算太多,其中佼佼者当推陶渊明、陈子昂、王维、李白、杜甫、苏东坡。词的方面,亦以东坡、清真、白石等为翘楚。
顾毓琇老师诗词,很多是撷取精英,吸古人之汁液而消化之,再以自己的方式去含英吐华。他虽身在尘埃之中,但心却在尘埃之外,所以他
“江海寄此生,行旅得欢愉。”
“事成固由天,事败在不豫。”
“风雪庇吾庐,日月称我意。”
“山高风自清,云淡月常白。”《和陶渊明杂诗》。
他这种澹泊宁静,心胸疏朗的人生哲学。致使他与婉靖师母二人,皆双双寿登期颐。陶渊明的诗:“冲穆澹远,妙造自然”,顾师说他学陶诗,乃学其“拙”,但渊明无顾毓琇老师之高寿。顾师胜他一筹。
顾毓琇老师足迹行遍环宇,“披云缩地寻常事,朝发长安暮玉关。”《飞渡天山》,他的记游诗词,格调高亢,清越雄健,如《水龙吟》下半片:
“回首太平飞剪,
掠天风重洋虚缀,
东经弱水,
寰瀛烽火,
珍珠为碎、
西越驼峰,
须弥直上,
昆仑容易。
待地中海上,
云端怒吼,
洒苍龙泪。”
同时他寄情于杳渺天外,望空凝想,神思璀灿,在《秦娥令》中有:
“旋转乾坤星斗耀,
翱翔飞剪太空人,
太空人,
奔雷闪电,
登月前行。”
“乞巧双星灵鹊渡,
嫦娥含笑白云开,
白云开,
银河雪耀,
玉宇琼台。”
“太空跳出云烟,
让星辰门妍。”
这些旷远俊美的思维,让渊明又输一筹。渊明“采菊东篱下”时,只能“悠然见南山”,而顾师闲坐书斋内,(看电视),却可悠然见广寒——“喜见广寒宫里太空船。”(太空吟)。
顾毓琇老师长于佛理,他心有禅机,诗有禅味:
“笔从空中来,
又从空中往。”(临江仙令)。
另又有两阕《临江仙令》:
“梦里山川身是客,
来鸿去雁天涯,
长空万里散朱霞,
神仙留翰墨,
富贵若云沙。”
“跳出红尘生死海,
涅槃妙有真空,
双修悲智达孤峰,
青云明圣境,
碧水漾春风。”
在这短短的两阕词中,可看到顾老参透人生,妙悟人生的真谛,语意冲淡超逸,与王维《终南别业》诗中间四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异曲同工之妙。王维亦对于佛理、诗、书、画、音乐……等无所不精,顾毓琇老师与极为相似,只是王维不懂电机工程,两位古今诗人相较,顾师又胜一筹。(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