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批评标准

(2019-02-01 06:49:08)
标签:

柏拉图

分类: 07文学:诗词楹联、散杂文等

文学批评标准

柏拉图的文学批评标准

文/百度文库

 

摘要: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文艺思想既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又深深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我们认为柏拉图确立的评价文学的标准总的说是是否有利于理想国合格公民的培养。具体来说1是作品有没有真实性,即作品真或不真的问题;2是作品是否伤风败俗、是否祸害人心,即善不善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作品优劣的评判应以理想国“哲学王”的趣味为准。柏拉图的文学批评标准是以建立其“理想国”的贵族政权为目的的,对我们现在的文学作品来说,不得不说他的文学批评标准是片面的、不合理的,是不完全符合我们现代文学作品的时代要求的。

 

关键词:柏拉图 真和善 理想国 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标准


正文: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西方文艺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出生于公元前427年,父母亲是雅典的贵族,先辈曾是雅典的国王或执政。柏拉图生活在希腊雅典由盛转衰的社会大动荡时期,而文化艺术的发展也从文艺高峰转到了哲学高峰。他站在奴隶主贵族的立场,根据他的政治、哲学思想提出了对文艺的看法。他以“真和善”两个标准来评价文学,他的文艺思想既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又深深打上了他个人的印记。

柏拉图对于作品从文学与现实关系角度确立了真和善的标准。真就是看文艺是否反映真理,是否能关照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理念,也就是作品有没有真实性的问题。柏拉图认为古希腊文艺亵渎神灵,丑化英雄,“最严重的毛病是说谎,而且谎还说得不好”。在他心中,神是其理想国“哲学王”的化身,神权是奴隶主贵族政权的象征,写神要遵守“神学的原则”,遵守法律和规范。按规范,神是尽善尽美的化身,描写神只能歌颂神的善和美,把他们写得完美无缺,对神绝不许说半个不字。

柏拉图还为诗人描写神灵制定了两条必须遵守的“法律”。第1是神在本质上都是善良的。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因,只是善的事物的因,不是恶的事物的因;只是福的因,不是祸的因。就是不准许说受惩罚的人的悲苦的,而造成他们悲苦的是神。可以说坏人是悲苦的,因为他们需要惩罚,从神得了惩罚,他们就得了益处。这条所谓的“法律”可以说是从坏人受到惩罚是因为神的善良,神要帮助坏人得到“解脱”的角度体现“神的本质是善良的”这一观点的。就像写英雄要写出他的英雄性,如果把英雄写得和普通人一样,那是对英雄的贬低,如果写的英雄不比普通人好,那这类故事既大不敬,也不真实。另外,写好人就要写他们做好事、得好报;写坏人就写他们做坏事、得恶报。第2是神在本性上是真的。在荷马史诗和希腊戏剧中,有对神的讽刺和鞭挞。例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写了宙斯企图毁灭人类,并迫害想拯救人类的普罗米修斯,柏拉图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这些渎神的描写都应激起义愤,这种带有强烈民主倾向的古希腊文艺,在“理想国”总没有存在的权利。柏拉图的主张是把描写神弱点的内容从作品中勾销,因为这些对保卫城邦和培养城邦的保卫者是不利的。

善是从政治、道德的角度衡量文艺,是否对读者起正面的引导作用。柏拉图深知文学艺术对人的心灵的深刻影响,重视文艺教育对培养理想国保卫者的巨大作用。柏拉图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的多,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美化人的心灵,还可以培养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所以柏拉图坚持文艺必须“真正能给人教育,使人得益”,这就是作品的“善”。柏拉图认为,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应该是理想国保卫者崇拜的偶像、效法的榜样,他们必须具备勇敢和节制等“正义”的品质。《伊利昂记》中就描写了阿克琉斯的贪婪、残暴、傲慢等等,柏拉图说“这样的英雄也做过同样的坏事,谁不自宽自解,以为自己的坏事可以原谅呢?所以我们必须禁止这类故事,免得年轻人听到容易做坏事。”他要求文艺按照奴隶主贵族的道德规范,培养理想国的保卫者。所以他一再强调,不能让诗人使年轻人相信神可以造祸害,作品中要表现的内容要将人向善的方向引导。柏拉图还认为古希腊文艺“对于听众的心灵是一种毒素”,文学艺术家为了博取名利,就要“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培养摧残理性的部分”,这种对心理的坏影响在悲剧和喜剧中表现最为突出。如悲剧专门滋养观众的“感伤癖”和“哀怜癖”,喜剧投合、挑动观众的“诙谐欲念”,滋养小丑习气,都不利于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和保卫者。柏拉图心中的理想人要平和、镇定、有节制、不悲不笑,让一切欲念枯萎,这才能担负起统治、保卫城邦的任务。聪明、智慧、勇敢、坚强、诚信、有宽容、有正义的人才是柏拉图心里“理想国”中合格的公民。不难看出柏拉图看待悲剧和喜剧是有着消极的心态,这与我们现在的观念截然不同,可见他的思想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关于作品优劣的评判,柏拉图认为,应该废止由全体观众举手表决来选优胜者的陈规,改由评判者独立裁断。“真正的评判者”不应为“众人的喧嚷”所左右,他“不是剧院的学生,而是他们的导师”,他应该敌视一切迎合观众趣味的勾当。柏拉图说“只有为最好的和受到最好教育的人所喜爱的音乐,特别是为在德行和教育方面都首屈一指的人所喜爱的音乐,才是最优美的音乐。”这里所谓的“首屈一指的人”指的自然是理想国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这就是说柏拉图认为评判者应以“哲学王”的趣味为准来裁断作品的优劣。


 

参考文献:

《西方文论史》 马新国 主编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  胡经之主编

《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 章安祺 编

《西方文艺理论史——从尼采到现在》章安祺 黄克剑 杨慧林 著




文学批评标准

文学批评的标准

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

  文/网络


文学批评的标准,从所有的教科书上归纳一下,不外乎三个方面:

一是美学和历史标准;二是思想标准;三是艺术标准。

    先说美学和历史标准。所谓美学标准,就是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作品成败得失。什么叫美?美就是和谐。对作品来说,看形式和内容是否和谐?主题和表现手法是否和谐?字词句段是否和谐?所谓历史标准,是指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即是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凡是反映了历史真实和生活本质的作品,肯定是美的。所以,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别林斯基指出出:“不涉及美学的历史批评,以及不涉及历史的美学批评,都将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当然,历史不等于文学,而文学则必定反映了历史。过去对于未来,就是历史,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文学家反映历史,不是象历史学家那样,机械地记述下来,不容许虚构,要求客观而公正。文学作品反映历史,也要求客观公正,但要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是通过形象塑造曲折地反映生活的,它反映生活更本质的东西。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说思想标准。思想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有无哲学价值的尺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思想,任何时代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作家处在什么时代,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时代思想的影响,也就是主流思想的影响。有人说,我搞文学就是要与时代思想唱反调,要远离政治,唯有远离政治才能创作出传之后世的作品。不错,文学史上,有好多作品在当时那个时代是不受欢迎的,若干年下去,反而成了人民欢迎的好作品。这是因为作家富于远见,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虽然不与世俗思想合拍,但有个前提,必须是先进的思想。所以,批评家要善于辩别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的区别,既要充分肯定反映时代主流思想的好作品,又要善于发现代表未来先进思想的好作品。果戈里的《死魂灵》发表后,不少人贬低甚至于辱骂它,认为是琐屑无聊之作。而别林斯基针锋相对地指出:“果戈里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死魂灵》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后来也证明就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批评家的慧眼识珠很重要。思想性标准实际上就是真理性标准,即实践是检验作品价值高低的唯一标准。不管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还是非统治阶级的思想,只要是作品代表了时代潮流和历史的本质,就应该说是思想性好的作品。我这样讲,与传统的教科书不太一样,但我认为文学创作有它自身特别的规律,批评也要遵循这个规律。思想性标准第一要求是真实性;第二要求是考查作品与时代的先进思想相联系的紧密程度;第三个要求是考查作品的内容对读者的道德和精神境界是有益还是有害?第四是衡量作品的内容是否体现了人民的意愿?

 文学批评标准


最后再谈谈艺术标准。

第一要看作品中的意象和形象是否逼真,鲜明,生动,也就是说是否具有典型意义?凡是在读者中取得共鸣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典型化做得好的作品。所谓典型,就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就是集成了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兴趣。

 

第二要看作品是否富于情感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的特点是以情感人,如果作品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去感动别人?

 

第三要看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和谐?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内容再好,如没有一定的形式也不能表达出来。体裁,结构,情节,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好作品。第四要看作品是否具有艺术的独创性?一切雷同化,公式化,概念化的都是艺术创新的大敌。你写出的作品,谁也模仿不了,就是独创性。第五要看作家驾驭语言的能力?作品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个性化是基本要求。第六要看作品是否具有民族性?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民族形式,民族的欣赏习惯等,都应该是作家追求的目标。有了民族性,也就有了读者。为什么一些跑到国外的艺术家,非得要回国内来发展?就因为艺术若没有民族性,就没了根。这个道理很浅显。

 

    上面三条标准不是唯一的。此外,还有许多具体的标准。如社会标准,哲学标准,法律标准,道德规范标准等。千标准,万标准,人民群众喜欢就是最大标准。因为任何作品都是写给别人看的,人民历来是最公道,最权威的评判者。金奖银奖,不如人民的夸奖。与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鼓与呼,代表人民的意志和趣味,才称得上人民作家和人民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


 文学批评标准

大美无言四字取自天下有大美无言,出自庄子的话,寓意为天底下最美好的事物总是不宣扬,不张扬。展示的力量没有必要说出来,自然就流露出来,这种力量是伟大的,哲理深刻,韵味深邃,给人以深思和智慧。这是横幅楷书作品,取自欧阳询底蕴,赋予字形和结构上的和谐和力量,给人劲健韧劲之感,犹如作品的内容不外扬的力量,自然流露和展示,在于观者的体会和领悟

     

     注:《大美无言》转自新浪博客:楚人刘天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