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怀柔高山流水
怀柔高山流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129
  • 关注人气:1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嘉莹对张惠言《水调歌头》第三首(疏帘卷春晓)的解读

(2018-02-08 15:01:36)
标签:

叶嘉莹

张惠言

水调歌头

疏帘卷春晓

分类: 07文学:诗词楹联、散杂文等

叶嘉莹对张惠言《水调歌头》第三首(疏帘卷春晓)的解读

《水调歌头》之三

      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肠断江南春思,粘著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但莫凭阑久,重露湿苍苔。

    现在大家来看《水调歌头》第三首,张惠言的微言真是妙呀,词一开始,就以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二句,张起了一片飞扬意兴,而且每一辞语都充满了微言的妙用,写出了另外一层境界,种种的人生境界,学道之人所拥有的境界。张惠言的《词选序》中强调词要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把儒家那种难以言诉的抽象的义理、体悟、修养之情感用美丽的词和意象微言表现出来,这些词作可说是他论词宗旨的体现呀。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写得真是生动、真是美丽呀。人生之中有没有这样美丽的情景呢?疏疏的帘子何以卷起来呢?什么时候卷起来呢?只有在美妙的春天,在拂晓的春光中卷起来。你的人生是否有美丽的春天,只有当你把疏帘轻轻地卷起来的时候,你看到了春天的一线光明,心理开始为此兴象感动和接纳。而正是在疏帘之际,帘外的春晓遂化生出了一只美丽动人的蝴蝶,舞动着翩然的双翅向人迎面飞来。其句中的字用得极妙,字所表示的自应是一种不期然而然的惊喜,人心与春心之间遂产生了一片情意的撩动。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游丝,从生物学上说,是一种昆虫的分泌物,如丝状一样飘荡在空中,譬如蜘蛛等。春天到来,有许多虫子的分泌物形成游丝在空中飘荡。游丝飞絮既是春之撩动也是心之撩动,李商隐《燕台四首》的第一首写,就曾有絮乱丝繁天亦迷之句。没有用心、没有用意、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地的游丝飘到那里去呢?飘到了碧云钗上,想象着一位美丽的女子,在花间嬉戏游玩,头上戴着如碧云一样的钗,碧之颜色可以给人一种春草碧色的青春与生命之想象,之质地可以给人一种摇曳碧云斜的飘渺与轻柔的想象。至于乱点二字,其上一字之自然是接着游丝飞絮说的,极写其丝絮之繁多与撩乱,而其下的字则是直指后面的碧云钗三字说的,极写其丝絮对于碧云钗的点缀与扑飞。这种情景,遂使我联想到了韦庄的两句词,其一是其《浣溪纱》(清晓妆成寒食天)一词中的柳毬斜袅间话钿之句,其二是其《思帝乡》(春日游)一词中的杏花吹满头之句。前者是写柳絮成飞袅在女子的花钿之侧,后者是写杏花之无数花瓣都被吹落到女子的头上。这两句所写的都是外面的春意对女子之内心的撩动,其力量之强大乃逼人而来竟有及身触体之不可抗御者在,而这首词中张惠言所写的固应也是外在之春意对人心的一种强力的撩动。

    那么当一个人的追寻爱情的春心被撩动起来之后,其追寻的结果又如何呢?张惠言接下来遂写了肠断江南春思,粘著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三句落空悲怨之词。上面我说了李商隐的词,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东风来了,春天到了,塘外轻雷把万物都惊醒了,一切生命都复苏了,有了生机和活力。把人隐藏在心底的那一份感情也惊醒了,你开始有了怀想思念。仔细看看李商隐的整首诗: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撩动你的春心的是你那追求的爱情,贾氏窥帘偷看是因为她看见韩寿的青春年少,英俊貌美;传说中讲宓妃留下一个枕头给魏王曹植,因为魏王少年才华横溢,这都是关于美妙动人的爱情典故。

春天把你埋藏于心中的爱情敲醒了,呼唤你去追求人生美好的爱情。李商隐后来又说什么呢?他提醒爱恋中人珍惜时光。张氏也如此用心,他写了温柔美丽的多情的江南。白居易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是如此的美丽,你的春思是在江南盛景中发生,你有了爱情追求,可是你追求的结果呢?却是肠断江南春思。思念无望的断绝了,剩下的只是如烟的往事,如梦的前程。空余残梦般的过去,消逝在天边。美好的往事都只有在回忆中追寻和怀念、惋叹。你何谓去想象春天呢?春天给了你痛苦的回忆,对你有什么好处呢?它把你撩乱了,让你的追求一切都落空了。张氏说,也好,现在可以觉悟了,不再向外追求了。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银蒜是个蒜头,乃古代用以押帘之物,银蒜,其形如蒜,故曰银蒜。这一句正是对开端首句之帘卷的一个反接。卷帘的结果,是外在的春色所带给人的撩乱的春思,而春思的追寻则徒然使人肠断,故此句乃曰银蒜且深押正是欲以银蒜押帘而使之不复开启之意,于是 词人乃将一切撩乱人心的游丝飞絮的春色尽皆阻隔于帘外了,而且一任飞花舞絮之疏影在帘外舞弄徘徊,词人却已表示了不再为其撩乱的决心,故曰疏影任徘徊也。

    而下半阙张氏却又以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三句,开始了又一次的追寻。我把罗帷卷起来,准备去迎接另外的一个人生的境界。我现在放进来的,不是那万紫千红,不是那游丝飞絮,而是天上的一轮皓月,那么洁净的光明的一轮皓月。苏东坡曾在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指出自己曾遭遇过风雨,如三更将至时的星星参商北斗一样有过转变移动,但是这些毕竟都是短暂的,后面总会过去,雨过天晴,一片亮丽的天。云彩散开了,月亮出来了,还需要谁的点缀吗?需要谁的夸奖吗?不需要的。因为那天海交会之间的一轮明月、那一线光明它本来是澄清的。所以张氏在这里提醒说要主动转变心态,要敞开心怀,将澄清的明月迎接进来,生成另外一种境界,跟刚才讲的疏帘卷,蝴蝶、游丝、飞絮都进来撩乱心思是不同的。那些是外在的,那些万紫千红、那些繁华是对你的引诱、对你的冲击,使你迷失了。而明月则不同,它使你心灵一片澄明、一片洁净,没有丝毫的尘染。

    有了这个境界,才会有下面承接的一樽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我拿着那个酒杯敬给那天上的明月,乃是将自己的情思,放在与天上的明月相等的高度,做了悬空的拟想。而此两句更可引起三个互为文本的联想,那就是李白的名诗《月下独酌》和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以及李商隐的《燕台四首》。李白诗中曾有举杯邀明月我舞影凌乱之句,苏轼词用李白诗意,曾有起舞弄清影之句,李商隐诗则曾用桂宫流影光难取之句。至于张惠言的这两句词,则虽然透过前人的句子可以给我们很多丰富的联想,但却实在更有他自己所独具的一种取意。先说一樽属月起舞一句,属月是以杯属月,也就正是李太白诗的举杯邀明月的意思,在张氏词中承继着前面的明月入所引发的天心的启悟,于是作者在此句遂以属月二字,把自己的心境提升到一个与明月同其超远和光明的境地,更继之以起舞,则正显示了在此境地中的一种与明月为友的相得之乐。可是张氏用笔之妙,却当下做了一个转折,立即以明月为心写出了一份高寒无偶的寂寞之悲,故曰流影入谁怀

昔李商隐《嫦娥》诗,曾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之句,指出:你以为你偷了灵药,成了神仙就有趣味了吗?可是你在太空之中,孤零零的没有一个伴侣呀,有意思吗?设使明月而有知,她难道不后悔吗?她难道能够忍受这种寂寞吗?她肯定愿将自己投入到一个相知相爱之人的怀抱中去,然而举目人间,何处又有此可以投入之人呢?所以作者乃发出了流影入谁怀的慨叹。从表面看来,这自然是为明月而慨叹,但其实却也就正暗示了作者自己的慨叹。冯延巳曾说: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我款款地举起我手中的金杯来劝酒,可是在座的谁值得我去劝呢?是那筵席上最有情义的人。同样,月亮要投影在谁的怀中呢?作者不得不自我叹惋起来。假如没有澄清的心怀,月亮她又会主动投入到你的怀抱吗?回应了上面的言诉,想要表现的是另外一番境界。

    不过张惠言却又并未使自己停留在这种寂寞的慨叹之中,他笔锋一转,遂又写出了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另一层境地。李白说:永结无情游,相期渺云汉意思是与月亮、影子这两个无情之物相约到飘渺的云间去结成永不分离的伴侣交游。假如你真能流影到明月,明月也流影到你怀,迎来送外,你和明月有了这样一番交往,则纵然在尘世间没有一个可以相知相爱的投入之人,其内心中也必然早已有了一种不假外求的自足的境界,所以说莺燕不相猜。如果你拥有了这样一番境界,则世间一切的烦难、忧愁、不顺等等都可以放开,那算什么呢?那些都是不相干的事情。

    最后张氏乃归结之曰但莫凭阑久,重露湿苍苔之所以有那么的不如意,如我们所说的悲观的、自杀的、领导不任用我等等,这些都是失落,由于有了失落,所以就凭阑呀,你依靠在阑干上,有所期待,还有许多向外的追求。《古诗十九首》有言: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美丽的女子在西北的高楼上,让人向往,可是她始终没有出现。另外还有一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这是向外的,是在炫耀,等待着并希望有人去赞赏她,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别人的显现评判上。不像西北高楼上的女子,她不期待有人去欣赏。我在教学的时候,为什么能够这么朴素呢?因为我明白这些道理,我知道我的价值不在于别人如何言说。所以我坦然,不自卑。 

我南开的一个朋友——有名的画家范曾,在香港开画展,他邀请我去参观他的画展,我就去了呀。我看见香港的妇女都非常的讲究,戴着耳环、项链,打扮得花枝招展呀。但我还是秉承我做老师一贯的朴素的样子,我在众人之间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自卑的地方呀,就是说你不是向外地追求。可是很多人老是向外地追求,失去了自己,没有了自己的价值。我就想:这些人这样,难道她们认为自己的价值就在那外表的衣服上吗?在外表你开的那辆车子上吗?那么你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在那里呢?有些人有了车子、房子,什么都有了,可是最后他为什么自杀了呢?就是没有正确对待价值观。假如你老是在阑干上等待,那么肯定就会遭遇重露湿苍苔。这两句也可以给我们多重的联想,首先是李白的《玉阶怨》一诗,曾有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之句,李诗写的是一个女子有所期待而终于落空的怨情,久立玉阶,乃至露湿罗袜。

张词的凭阑当然也暗示了一种有所期待的情思。至于重露湿苍苔,当然就也暗示了重露之亦可以沾湿衣履,而由于之可以沾湿衣履,于是遂又可以引起我们的另外一个联想,那就是《毛诗召南行露》一篇所写的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几句诗。厌浥二字所形容的正是行道上的露之浓重。诗中写一女子谓其岂不欲早夜而行,但却因畏多露之沾濡而不敢。而露之沾濡则喻示了一种外来的侵凌和玷污。

张氏此二句词,从凭阑写到露湿,而却在开端加上了但莫二字,正表示了一种警惕的语气,从表面的意思来看,其所警惕者固当指重露之沾濡,而从深一层的意思来看,则当然夜可能有一份警惕杨子掞不可以一心向外追寻以免自身会受到玷污的含意隐喻其间。而这当然也正是针对此词前半阙开端所写的帘卷”“蝶来等种种外在的撩动,所做出的一个回应。如何在欲求知用的冀望,与人不知而不愠居易俟命的持守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应该正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种可贵的修养。

 

   叶嘉莹,女,号迦陵。19247月生于燕京旧家,40年代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受教于诗词名家顾随。50年代在台湾大学任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60年代赴美任密西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并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访问讲学。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89年退休后,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70年代末返大陆曾在多所院校讲学,并被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聘为客座教授,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现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2012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其主要著作有《迦陵论词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灵谿词说》、《唐宋词十七讲》等数十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