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议:开发商改变现有房产营销模式

(2008-10-31 00:34:04)
标签:

房产

经济

消费群体

楼盘

分类: 房产心得

                 建议:开发商改变现有房产营销模式 

                          诸葛永斌/文

 

财政部近期出台的两条政策,以及两月来的第三次降息,都证明了国家“保增长”的思想路线。

 

开发商可能都清楚一个现实状况,多数购买房产的目的是改善型住房。银监还是要求各银行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款政策,会造成短时间内的房屋交易量持续保持在低位运行。

 

对于最近市场的分析,国家的宏观调控希望自住购房的用户群体,希望老百姓购买房产扩大内需,可看跌的心理因素依然存在,持币观望还将保持一段时间。而目前的成交量一直低迷,对整个国家经济而言,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中央政府公布新闻:“调控为的是增加交易量,而不是增加房产价格”,单从这点上看,房地产开发商如果不打算大规模降价,就要考虑改变营销模式。原有的营销模式,在目前的观望气氛中,成交量很难得到改善。

 

 

现有的市场营销手段:

 

广告大资金投放,局部开盘,造成抢购浪潮的效果。

 

其实影响价格的因素,不在价格本身和定价,而是数量。以前的营销模式,造成的是数量紧缺的假象,从而打破了不知情的消费人群心理防线,蜂拥而至的抢购房屋,这就是资源紧缺带来的销售模式。

 

这样的销售模式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由于开发商的人为操作手法,才创造了哄抢的局面。不过站在市场营销当中,只能说这是一种良好的销售模式。但以现在的局面,虽然积蓄了很多的刚性需求总量,可同时也积蓄了很大的供应数量。每等一个月,对于房地产开发商都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开发商发现的还是自己楼盘的滞销,资金面临断链。如果继续持续下去,房地产行业很可能步入衰退,其最终结果,影响的是全社会和老百姓的利益,虽然能买到房子了,但是失业率会大增,带来的损失远比现在租房租住危害的多。这才是各地政府出台救市的真正原因。

 

倒闭一些小企业还是小事,可已经建成的房屋的供应量不会减少。而且数量总量会越积越大,这样最终很可能房地产行业会出现萧条,而在国外资本在没有搞垮我们时,我们可能自己搞垮了自己。

 

所以我个人的有如下建议:

第一、必须要迅速解决持币观望的消费心理。增加市场交易总数。

第二、使用各种方法,运用一切方式和影响,消除房地产的负面影响和新闻。

第三、摆脱等待政府救市的心理,从消极怠工的思想状态中尽快积极的投入市场营销。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消费人群的各个心理:

 

 1、  自住消费群体

 对于深圳出现的爆炸性房地产狂跌新闻,这则新闻却成了蝴蝶效应,开始迅速蔓延,观望心理由此加重。此类消费群体,对于按揭的需求其实并不旺盛,在很多自住的消费群体中,经常闹不明白按揭带来的好处,计算的都是要还银行多少年的贷款,要多还几倍等等。

 除了银行利率是其了解钱生钱的唯一办法外,对CPI,贬值、顺差、逆差从来漠不关心。所以针对这类消费群体的价格策略,要定位在全款价格,而非低廉的按揭贷款模式。他们愿意尽可能的全部将钱放到房子里面,也不愿意感受由于按揭带来的不安全感。

 

 此类消费群体多为(公务员,国企员工,父母购房,家庭集资购房)

 

 此类营销模式建议,给予此类购房需求的群体,几种优惠办法:

 

1.   开发商对于全款结算的,给予一次性折扣。

2.   开发商对于办理按揭的,给予两年-三年的免于按揭贷款利息,利息由开发商支付。

3.   减免物业费,赠送暖气费,2-3年。

 

 此类客户,一次性补偿折扣,对比后面的两条,对于其心理反映是不相同的。当然操作中,如果第一次就告知可以减免的消息未必是好事,最好在其成交后再作为赠送条款补充,对于客户的心理喜悦程度是不相同的。反之会出现负面效果,客户会要求进行直接一次折现。如果协商未果,很可能导致客户愤然离去。

 

在此环节中,赠送的条款,是使用口碑营销的理念,让客户在敲定成交价格后,可以将新的附加条款来为此房产项目增加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所以降价并非其主要目的,口碑才是这次的核心思想。

 

2、  改善性住房和投资型群体

 

此类群体,对于新闻和房产关注程度,远比一类群体的更为密切。所以对于此类客户,最为关心的,就是购买的房屋,如何能收回投资,或者升值。首先,这类客户能看中你的楼盘,其实已经不用你太多的介绍和宣传。其次,就是剩余套数,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因素。此类客户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投资的各个领域,对于行业投资的计算深度,经常会超过房产的销售人员。所以对于地产项目的售楼人员来说,谦虚、恭维、求教是必不可少的销售态度。

 

 但此类客户有也有一个“通病”,就是心理容易膨胀和激动。他们经常会对你的一些观点,产生质疑。所以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在你确定他是一位投行的客户,你尽可以说一下,其他楼盘的优势,在询问3-4个不如你楼盘的性价比的时候,你要将这几个楼盘说的优势比你的更好,相信他们会告诉你,你的眼光不行,投资的角度不能这样等等,等3-4个楼盘说完,其实你已经用最好的方式将你自己的楼盘介绍清楚了。也在他心理觉得你的楼盘才是最有投资价值的了。

 

3、  团购客户群体

 

 最近好像很多开发商,对于团购群体都感到头疼。这类群体购买的时候,多容易出现争执,不管买与不卖,其实交易本身是应该和谐和开心的一件事,由于团购的时候,容易放大问题。团购客户感到满意了还可以,不满意了很可能引起全部楼盘的退房,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开发商而言更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很多的开发商最终选择了回避这类消费群体。

 

 对于团购的本身,我不反对也不支持。人多嘴杂经常会不欢而散。所以开发商相对团购低廉的价格,可以提供少许的房屋数量。即可解决此类困难,这样即卖了一些团购客户,回笼资金,又自然可以分解团购群体的凝集力。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说一下新的营销思路:

 

 由普通的购买模式,改为现场拍卖的方式,前期由于人数不多,1-3天,将楼盘中较低价格的房屋进行拍卖,促成价格超低的轰动效应,也可以直接从市场中,反馈价格平衡点。找到市场最终成交价格底线,而随着拍卖的延续,慢慢的把后面精品楼盘推出。 

 预测,几天后,闻风而来的人群会成倍数递增,这样即可弥补刚开盘的利润损失。又可以带动成交量的大幅增长。在拍卖现场,可以将拍卖后的房产附赠条款,当面赠送,形成对消费人群的心理冲击。这样的拍卖模式,统一制定流程,由于都是主办人在台上统一讲解,即可减少中间客户的询问的环节,又可以现场需要保持安静为由,减少负面沟通,最终用激烈的场面营造出热销现场。

 

 以上的几类消费群体的分析结果只代表我个人观点,由于我不是搞房地产行业的。正确与否,还需要地产行业相关专家进行鉴别。

 

 房地产行业,不能在现在这个时候步入衰退,更不能走入萧条,它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命脉,至少现在还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