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开发商改变现有房产营销模式
(2008-10-31 00:34:04)
标签:
房产经济消费群体楼盘 |
分类: 房产心得 |
财政部近期出台的两条政策,以及两月来的第三次降息,都证明了国家“保增长”的思想路线。
开发商可能都清楚一个现实状况,多数购买房产的目的是改善型住房。银监还是要求各银行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款政策,会造成短时间内的房屋交易量持续保持在低位运行。
对于最近市场的分析,国家的宏观调控希望自住购房的用户群体,希望老百姓购买房产扩大内需,可看跌的心理因素依然存在,持币观望还将保持一段时间。而目前的成交量一直低迷,对整个国家经济而言,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中央政府公布新闻:“调控为的是增加交易量,而不是增加房产价格”,单从这点上看,房地产开发商如果不打算大规模降价,就要考虑改变营销模式。原有的营销模式,在目前的观望气氛中,成交量很难得到改善。
现有的市场营销手段:
广告大资金投放,局部开盘,造成抢购浪潮的效果。
其实影响价格的因素,不在价格本身和定价,而是数量。以前的营销模式,造成的是数量紧缺的假象,从而打破了不知情的消费人群心理防线,蜂拥而至的抢购房屋,这就是资源紧缺带来的销售模式。
这样的销售模式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由于开发商的人为操作手法,才创造了哄抢的局面。不过站在市场营销当中,只能说这是一种良好的销售模式。但以现在的局面,虽然积蓄了很多的刚性需求总量,可同时也积蓄了很大的供应数量。每等一个月,对于房地产开发商都是非常危险的。可能开发商发现的还是自己楼盘的滞销,资金面临断链。如果继续持续下去,房地产行业很可能步入衰退,其最终结果,影响的是全社会和老百姓的利益,虽然能买到房子了,但是失业率会大增,带来的损失远比现在租房租住危害的多。这才是各地政府出台救市的真正原因。
倒闭一些小企业还是小事,可已经建成的房屋的供应量不会减少。而且数量总量会越积越大,这样最终很可能房地产行业会出现萧条,而在国外资本在没有搞垮我们时,我们可能自己搞垮了自己。
所以我个人的有如下建议:
第一、必须要迅速解决持币观望的消费心理。增加市场交易总数。
第二、使用各种方法,运用一切方式和影响,消除房地产的负面影响和新闻。
第三、摆脱等待政府救市的心理,从消极怠工的思想状态中尽快积极的投入市场营销。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消费人群的各个心理:
1.
2.
3.
在此环节中,赠送的条款,是使用口碑营销的理念,让客户在敲定成交价格后,可以将新的附加条款来为此房产项目增加良好的口碑和影响力。所以降价并非其主要目的,口碑才是这次的核心思想。
2、
此类群体,对于新闻和房产关注程度,远比一类群体的更为密切。所以对于此类客户,最为关心的,就是购买的房屋,如何能收回投资,或者升值。首先,这类客户能看中你的楼盘,其实已经不用你太多的介绍和宣传。其次,就是剩余套数,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因素。此类客户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投资的各个领域,对于行业投资的计算深度,经常会超过房产的销售人员。所以对于地产项目的售楼人员来说,谦虚、恭维、求教是必不可少的销售态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