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发布的几篇博文,和大家的品评中有一些新的感悟,市场既然要求开发商大降价,何必违背观望人群的呼声呢,任何问题都有其解决的办法。何必针锋相对,咆哮公堂呢。
市场是一个开放性的,任何事物存在既有其道理。目前全国各地的房产都出现了交易量的大幅萎缩,导致了大量相关企业停滞或倒闭。这是开发商和政府与购房者都不愿意看到的。对于开发商而言,土地的囤积,小幅降价销售的力度,根本解决不了目前持币观望的心理共识。那作为第一条来说,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在房屋的结构,房屋的产权,房屋的质量,而是解决房产价格的心理预期和接受能力。
降价50%
房地产市场将立即恢复平稳,无需三个月,房地产市场就可恢复正常。
可能开发商看到这里心里也会想,这样的价格,很多的开发商要么不赚钱,甚至有的赔钱了。所以今天咱们讲的是不但不能让开发商赔钱,而是迅速可以销售掉手中滞销的楼盘,而抢在前面的开发商,无疑是这次降价浪潮中的最大受益者。
言归正传,从我目前观察到的评论和其他文章中,反应普遍人民思想的,是降价,到底降价多少,消费者心目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买涨不买跌的道理,也是客观的市场规律。如果开发商采用慢慢降价的模式,将会深受其害,不但降价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获取不了成交量的大幅上升,很可能还会让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引起更为严重的持币观望心态。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对于敢于吃螃蟹的,目前应属全国TOP10
房地产开发公司,因为其业务和行业影响力来说,都比较事宜。牺牲部分利益,换取大局利益,可能是这些公司考虑更多的一种方式。降价50%,如果是全楼盘,是不现实的,是要赔钱的。但是我们把一个楼盘分成5份,每份按照递增来销售,降价配合新闻的公布,将会制造非常强烈的抢购信号。
新闻发布,迎合消费者心理。
目前很多人的心理价位是低于市场价的15-30%
。虽然很多专家和评论说低到这样就可以购买了,我觉得这是忽悠开发商呢,开发商一旦降价,不但卖不了多少,还会引发很多的已够(购)房产用户不满。因为降价后,很难再去让消费者觉得你的产品明天不会降,其结果,就是降价了也卖不出去。所以要突破消费心理价格底线,打消消费者的顾虑,那我们就要结合新闻媒体来宣传,以50%下降为例,打破心理最低防线,重新恢复抢购浪潮,并且按照每周限售房屋数量来,递增房屋价格。
举例:总楼盘1500套房屋,降价50%
销售50套,60%销售100套以,70% 销售150套,80% 200套,90% 500套。100% 剩余的500套。
每周一次的集中销售,可以适当上调总体楼盘价格,来衡量下跌比例。
从这里,可以计算出来,即便是由于降价带来了一些损失,但是打破了市场持币观望的心理防线,市场才可以逐步恢复正常化。此次购买的消费者,都会尽可能购买50%的开盘价格,轰动效应这里不必再提,买的晚又会迎合上涨观念,而此销售方法一旦成功,会在全国市场中遍地开花。势必带动全国房地产的成交量上涨。解脱企业困局。
时间的安排,最好在10月1日左右,奥运会很多一线城市,取消了大量广告牌,而且奥运趋势,会让新闻的焦点不能集中在房产中。
此办法解决了几个问题。
第一、摆脱了开发商只涨不跌的舆论压力。
第二、解决了由于房屋市场低迷,造成相关行业的整体下滑
第三、重建市场信心,市场权利将会再次回到市场中。
第四、打消消费者心理预期,恢复房地产是紧俏商品。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没有经过论证,提供给开发商一种新的销售思路,仅供参考。对于市场行为的操作,可以在评论中予以讨论。对于我能帮助或者解答的问题,也会不遗余力。市场营销是我这么多年来最喜欢的一门学问他和心理学一样对我的帮助非常之大。写博客,发表看法的同时也是想求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