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发表的一篇《7大楼市利好因素
支持潘石屹逆势涨价》
的文章,引起了正反两方的激烈辩论。这是一个好现象,辩论的结果都是我们锻炼洞察市场的能力,提高了我们的投资风险意识。只有反复的求证反复的思考,才能增加我们应变市场的这种能力。在这里是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
今天说说为什么降价是不可能的就是昨天7条优势的补充的一条。
在这里我指的不是一两个楼盘,其实楼盘和股市差不多,市场经济是供求来平衡的。我们以前看到的确实有很多现象,捂盘,捂地都有。但是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条款后,房价还是要攀升为什么?还是因为我们的购买量在这里摆着呢,我们都说自己穷,但是我们每次看到排队,摇号的形式购买房屋,是不是大家觉得怎么这么多有钱人。没错,北京就是有很多很多的有钱人。这点不能予以否认。他们有着强烈的购买需求。目前的等待无非就是等下降个10%-20%的空间。这个市场空间,也许不久就可以看到,半年内吧,也就是下半年房产有可能小幅下降,但是只要挽回了购房的信心,房价马上就会反弹,房地产就是这样。因为房地产公司大的还可以拿到几块地,而小的地产商在北京能拿到一块地已经是不易,不多挣点,如何肯罢手呢。
从目前宏观经济来看,股市的利空,企业的利润下降,都会从某种意义上看跌房地产。但是房地产有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地理位置,地点,楼层,朝向,物业,配套等等)
再有我们经常说到的“房奴快抗不住”,其实不然,多数购房的投资者都可以负担起目前的贷款,即便价格有所下滑,也一样会继续承担这样的压力。我今天在回复的评论中和一个朋友探讨过,他说看跌,好。看跌,低多少才会购买呢!
10% 20% 30%
还是50%我们即便是降低到了50%,第一个消费者开始购买了,结果第二个也购买了,当成交量恢复到以前的时候,也就是一天300-400套,又开始变成了卖家市场了吧。房屋又开始涨价了,到时可能不是我们这些博友可以控制的吧。我们全体的等待持币待购无非就是满足了部分投资眼光独到的人去赚钱。而不是我们心目中预期的每月2000元-3000元就能购买的梦想。
按照去年的房屋日平均交易量,每天交易量都在200-500之间,高峰能达到600左右。一旦价格开始回升,又开始了涨价了,难道我们还可以再喊停么,政府一看市场开始回暖,继续说大家都别买房子了。这样的事情,政府能做几次呢?其实作为终身的投资,我们可以将眼光看长远一些,我们的购房需求集中在购房的意愿上和自己私心的驱使下,我们都没法否认,有的人说降低30%我就买了,那你们考虑过只有降低到50%的才能购买的人群么,如果真到50%了,那你考虑过10%购买的人群呢?扪心自问,其实我们要求的都是对于自己能承受价格的预期,并非真的大降价,有的朋友说,房产降低到10%我就购买,我敢说有的是人会购买,不用你买,北京的优势昨天我说了7项,大家不要用抵触的心态去观看,用客观的角度去看看也许会有不通的感触,房屋是我们离不开的一部分,但是什么时候去购买,什么时候才是最好时机,只有不停的研究去思考,才能有自己判断市场行情的能力,听专家的,还是听别人的都很难赚到钱的。自己学会投资理财才能持久。
我们既然来到博客上发表文章就是为了阐述自己的见解。不管是错和对,我们都不是预言家。如果真的看什么都准的,下面也没有朋友评论了,因为你们都可以成为股神了。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评论时可以多阐述的自己的观点,以谋求思想上的进步为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