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余教授之印象

标签:
张昌余辞赋家周晓明张昌余辞赋 |
分类: 网络日志和刀客语录 |
张昌余教授之印象
2005年,我为了写一篇《当代辞赋创作之现状》的论文,从百度搜索中得知张昌余教授的创作点滴,后来经四川气象局的徐渝江女士的牵线搭桥,我与他便有了电话的联系和交谈。
2008年,我拟出版个人第一本作品集《八风集》,特邀张昌余教授题词,以壮成色。张昌余教授一口答应,没几天便寄来了一副用书法精心撰制的嵌名联:“行天地吟山川何须健足,晓古今赋日月心有灵犀”。此联有几处精妙之处,一是把我的“晓明”暗嵌在下联之中,二是暗中道出了我身患腿疾,行走不便,未能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三是点明了我创作的体载,四是书法中对每个字都尽力做到形象表达,特别是“足”字,更像是一个人在健步行走,观赏之下让人赞叹不已。后来我装裱后挂在书房之中,来访者观赏之下,窃慕不已,我也将此联放在我的《八风集》中的扉页之中。
2009年我搬迁新房,因为我生肖属兔,张昌余教授再次寄来了一副“兔”字的象形书法,“兔”字看上去就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寓意着吉祥美好的祝愿。
2010年他应邀为中国·成都首届森林文化旅游节而撰写的《森林警世赋》,我见此文清新雅致,一改传统辞赋那种繁冗板滞的结构,就撰写了“词新句雅,意深旨远——读张昌余的《森林警世赋》有感”的评论,后来此论和他的《森林警世赋》一起发表在《中华辞赋》的杂志上,深受广大读者的赞誉。去年春他又出版了《嘤鸣余韵》的新作,我也不吝溢美之辞为他写了题跋。
前段时间我一个朋友开了间好茶坊微商城,我打电话请张教授帮她题个词,他满口答应,不但题了词还精心撰写了一副对联:“赴名山品好茶寻根问底登蒙顶,沐雅雨赏春竹正本清源拜理真”。他对我说全国各地的企业请他写副对联没有万元是不会动笔,因为是我的朋友他分文不取,这种轻财重义的精神让我深为感动。
2011年中华辞赋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来准备在此次会议上两人相见,那次我因身体偶感不适,未能赴会,错过了第一次见面。今年金秋十月,中国第四届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召开,大会也邀请了张昌余教授参加,后来他因为另有会议任务而再次错过了相见。
这次他应杭州某集团的邀请,撰写企业文化赋,并转道瑞安走亲访友,我终于和他在瑞安国际大酒店有了第一次见面,我去的时候,他已在那泼墨挥霍,四周站满了围观的人,我们俩人相识七八年,终于第一次见面了,两双紧握的手也见证了我和他多年的交情和友谊。
他让主办方特意安排要和我相邻而座,在酒席上他谈笑风生,语惊四座,根本看不出是个年届古稀的老者。因为他这次行程安排紧凑,要去雁荡山和横店影视城旅游,无法来我家做客,深表遗憾,并表示下次一定专程登门拜访,我也十分期待他能来温州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