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邀参加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骈文学会年会

标签:
骈文中国骈文学会南京大学周晓明莫道才 |
分类: 网络日志和刀客语录 |
应邀参加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骈文学会年会
本网南京讯
10月17—18日,中国骈文学会、中国古代散文学会与南京大学文学院在南京联合主办了“省思与突破:骈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骈文学会年会”。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学者围绕骈文的文献学研究、骈文史及骈文研究史、骈文理论批评、域外骈文以及骈文与其他艺术门类的交叉综合研究等议题展开了研讨。
研讨会开幕式由南大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庆葆和中国骈文学会会长谭家健教授分别致辞。中国骈文网站长兼总编周晓明先生出席会议。
“骈文作为中国修辞艺术的代表也渗透到古代东亚人从政习文的生活中,创造出精湛的文明成果。”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表示,汉字及中国古典文学确立的艺术典范和书写体式,广泛应用于古代东亚文学创作和文化书写之中,增强了汉文化圈的凝聚力。通过东亚视野的拓展,调动古代汉字文化圈文学交流的经验,为海内外华文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为扩大和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南京既是六朝古都,又是中国的文学之都,其历史与骈文更是相得益彰。南北朝时,文学在南京被立为国学,获得了独立的知识地位;声律说在南京兴起,诗歌与骈文找到了自家面目;《文选》、《文心雕龙》等重要文学著作在南京编就,感情与声韵成为文学的本质。
历代很多骈文家皆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比如宋代的王安石住在南京的半山园,他是著名的骈文高手,有着“王金陵”的雅号。
中国骈文学会会长谭家健表示,骈文是最具中国民族特色、最能体现汉字文化优势的古老文体。他说,今后的骈文研究当“通古今,连中外”,关注现当代骈文研究和域外骈文研究。在致辞中提到,骈文是中国文学贡献给世界的最富于东方特色的体类。历史上各个时期骈文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用于“吟咏性情,纪术事业,润色王道”,深受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的喜爱,还波及东亚汉文化圈各国,不仅如此,骈文创作在当今文坛仍洋溢着一定的活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骈文研究界保持了兴盛发展之势。本次大会旨在谋求骈文研究格局的突破和研究方法的省思,期于商讨辭林之疑義,拓展文囿之遐疆。
随后开始的主旨报告中,谭家健、熊礼汇、朱晓海等学者针对各自的论文谈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独到见解,与会的专家学者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学者表示,骈文是一种集中体现汉语修辞艺术的文学体式,具有形式美、跨文体和综合性的特征。它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精品、汉语艺术的珍宝,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骈文的修辞艺术和文学体式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既是中国文学研究长期要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系统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讨当代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
中国骈文网站长兼总编周晓明先生提交的论文《浅论<园冶>的骈文艺术》在研讨会期间得到各位专家学者的认可。
前一篇:《雄起》有感于九·三阅兵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