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玉堂诗词选·序》

标签:
文化怀玉堂何怀玉周晓明锡东刀客 |
分类: 骈文和诗赋 |
《怀玉堂诗词选·序》
文/周晓明
何君怀玉,字坚白,又蓼红,雅号被褐山人,网名琢玉通神。安徽霍丘人杰,皖地蓼邑鸿儒。素研比较文学,游学中国文化书院;职称高级讲师,授业霍丘师范学校。人如其名,形如玉树芝兰;玉象其德,才似江河湖海。龆年不幸,痛失双亲;壮年落拓,志存千里。寒斋抱璞,其志可钦;杏坛执鞭,其业可敬。苦难乃砥砺之石,铸就坚强之性格;坎坷为奋起之力,丰富人生之阅历。洋溢生活之热情,少长吁短叹之怨怼;谱写生命之鸿篇,多名士高怀之雅量。
华夏文明,奠定其人文之本根;古蓼文化,夯实他学业之基础。务远行者,必自迩;成大业者,必自微;务博学者,必自约;乐教人者,必自修。托兴则春江月夜,巧穷文士之心;骋怀则秋水云天,富有丈夫之气。转寂寞为热烈,化悲苦为欣愉。展鹏翼于九天,唱豪情于江湖。不奢求于现实,却憧憬于未来。
艰难困苦,玉汝於成,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宵食旰食,恒劳心而役力;探赜索隐,每披沙以拣金。其阅读之广,用功之勤,练字之切,用语之工,非常人可及也。怀瑾握瑜,朝吟夕唱;含英咀华,春颂秋咏。固成就莫大焉。数十年之功力,积土成山;三百万之著述,令人侧目。
汲引中华智慧,参编《神机妙算》丛书;主撰《运筹决策》;探研皖蓼文史,供稿安徽社科史馆,多留史志鸿篇。注重诗论探索,频频出席高端诗歌研讨,论文常入学术文集;讲求学知实践,屡屡参加全国采风活动,身影每融华夏山川。编著《诗词趣话》,妙析文理;纂写《女史春秋》,深解史义。《蓼都风韵》,担纲主编,萃精选优,不辞惮劳。八年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终获大成。“霍丘史志:赞襄参纂,建言献策,何惜余力?多方搜集述撰,竭诚尽智,每膺嘉誉。诗文大赛,频频获奖;媒体报刊,往往见名。明德宜彰,清才共仰;大雅扶轮,情趣超然。迩来君复以卓越之才德,挟恢弘之气韵,荣任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主编《世界汉诗》杂志大书刊,诚可谓雄才丕展,壮志得酬,实至名归矣。
才思敏捷,非倚马而能待;学识深宏,不临渊岂可知?七步成诗,尚以为迟;八叉成赋,犹嗟不及。一行数十篇,入目皆佳构;一日十余首,落毫尽妙言。苏子瞻云:“吾文如万斛泉源”;王国维评:“吴词似七宝楼台”。杜子美言:“词源倒似三峡水”,韩昌黎曰:“气盛则言之高下皆宜”。 揆诸怀玉诗文之速度,数量、情境、气势等,庶几似之、近之。
窃以怀玉诗词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洗练,构思新奇。大胆创造,勇于革新,艺术高超,意味深长。乃以开放之思想,铸意境之恢弘;擅娴熟之技巧,绘生动之画面。丁芒评其:“怀玉控珠,蓼风雅趣”; 嘉莹誉其“古蓼诗魂”“蓼都之星”。当代诗豪林从龙赞许“海棠风韵梅花格,赤子情怀国士心”。 著名学者庄严评价:“要写掀天揭地词”,“一卷吟成五洲春”。遂积卅年之心血,缀成十卷之珠玉。名家之评述,贤达之赞许备矣。勿庸拙言,以辱斯文。
余和何君怀玉同为世界汉诗协会之骨干,以诗词相期许,以名节相砥砺。神交数载,缘悭一面。兹恰值《世界汉诗》杂志创刊十周年温州庆典之余,何兄则携三五诗侣,造访寒舍。天酬所愿,幸得识荆于瓯邑,接谈于敝庐。予乃草具杯盘,用伸鄙诚。与兄等促膝谈艺,把酒言欢,即兴赋诗,其乐何极?宴阑之际,言其有《怀玉堂诗词选》大著将梓,嘱余序之,余欣然应允,唯恐文辞谫陋,有辱命题。今文成付以塞责,不孚钧意,忝为叙引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