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温州晚报缘结晚报情系辞赋八风集文化 |
分类: 散文杂文 |
情系辞赋
五年前,我从太湖之滨的无锡回到了阔别十年之久的故乡温州。恰逢《温州晚报》举办“我与晚报十周年”征文活动。怀着对《温州晚报》的眷眷深情,我写了一篇题为《晚报--生活因你而精彩》的文章应征。没几天文章就刊登了出来,而且承蒙评委们的厚爱,它最终从众多征稿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那次征文比赛二等奖。这次获奖对我的激励非常大,从此我踏上了真正的文学创作之路。五年来我收获颇丰,创作了辞赋骈文几十篇、诗歌百来首。其中《温州赋》、《洞头赋》、《品味山水温州,领略瓯越风情》等文章先后发表在《温州晚报》的许多栏目上,还有其它一些文章发表在包括《浙江日报》在内的全国十几家媒体上。其中《边锋赋》、《扇赋》、《合肥赋》、《绳金塔碑记》、《杭州湾大桥赋》等赋作频频在全国各类征文大赛中获奖。通过《温州晚报》池上楼栏目的文章,我先后认识了吴军老师、沈沉老师、章方松老师等。尤其是龙湾区前文联主席章方松老师,不仅常在创作上指点和帮助我、在精神上激励我,同时也在生活上对我十分关心。不久前我做了胆结石手术,他得知后特意从龙湾赶来看望我,并送来了慰问金。一位温州著名的学人,对一位非亲非故后学青年竟然如此关怀和爱惜,真让我备受感动。
去年春,牡丹花开之际,我应洛阳大学之邀,参加在河南洛阳举办的中国首届辞赋创作会议。凭着在赋学方面的成就,我被主办方推荐为筹委会副主任和第四讨论组组长,并在大会上做了《当前辞赋创作的几点看法》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好评,会后河南汝阳前人大主任韩自然还特意赠诗与我,诗云:“洛会发言全场振,聆听窥见赋学深。晓事明理真才俊,终身无悔得识君。”《温州晚报》原“都市风”周刊责任编辑马丽文得知这一消息,便对我进行了个人专访,她深深地被我身残志坚的顽强毅力所感动,也深深地钦佩我矢志不移潜心赋学的精神以及在赋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连夜撰写了题为《刀客吟赋,漫步江湖》的专访稿,发表在“都市风”的人物专栏上。文章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些多年失去联系的同学和朋友也纷纷打来电话问候。由于腿脚不便,我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经济拮据,去年当我正在为儿子上大学的学费发愁时,我的一位朋友把这情况透露给晚报雪君工作室,他们得知这一情况,马上派记者过来采访,并在晚报第一版发文呼吁,寻求温州企业能与我合作。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方方面面的表现均可以反映出《温州晚报》是一家关注民生、关心弱势群体,同时又是是展示妙文、激励后学的好媒体,也是一份贴近百姓的好报纸。它编排合理,内容丰富,新闻迅捷,格调高雅。这五年里,凭着“晚报人”的兢兢业业地工作,晚报承载了温州的文化传承,见证了温州的繁荣发展。
现在不论工作有多忙,每天下午阅读《温州晚报》是我雷打不动的习惯。去年我在北京开会期间,我父亲就帮我把晚报一张不漏地收藏好,等我回来阅读。通过这几年持之以恒的辛勤创作,我的个人作品集《八风集》,被中国电子文化出版社做为国学丛书系列出版,目前已通过审稿,即将付梓,下个月就有可能发行,这一切成就都与晚报对我的关怀分不开。在此我也借晚报一角,表达我对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一种最真诚的感谢,也祝《温州晚报》越办越好。(已发表在三月六日的《温州晚报》二十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