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文学研究和评论 |
乡土亲情 古韵今声
读章方松的《大罗山笔记》有感
虽然生活在现代,却很少看现代的文学作品。偏偏钟情于那精僻、经典、睿智、豁达的诸子百家作品,和那华美、典雅、充满辞藻的唐宋文学。
这次因受中华辞赋网之托,特联系章方松先生开办赋家专栏。并承蒙章先生的厚爱,送给了我一本他的新作《大罗山笔记》捧读之后,深深为他优美的文笔和浓浓的乡情感动。
其实认识章先生的文章已经有三年之久了,记得第一次读章先生的是发表在《温州晚报》的一篇《灵昆赋》开始,那篇短短的抒情小赋,把灵昆岛迷人的风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读了以后恨不得也能和他一起持螯斟酒,吟诗做对。后来就开始一直关注他的作品,陆陆续续的知道章方松是位勤于钻研学问的文人,不但在各大媒体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文章还出版了好几本书。正如上海新民晚报资深编辑吴兴人所说的那样:“他的学问、文章水平,三月小进,三年中进,十年大进”。章方松无论是务农务工务教务政,一直笔耕不止,对钻研学问的态度是认真的、刻苦的、勤奋的,这种奋发的精神也是我暗暗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在《大罗山笔记》中章先生笔下的山山水水,有些似曾相识,有些只是闻名。读了以后。不但增加了很多地方的文史知识,更是被他广博的知识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无论是欢畅流淌的泉水还是静止冷漠的荒山古寺,在他的笔下都会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倾注了一种禅意和对生命的感悟。使每篇都成为可读可吟的美文。文笔之清新,文辞之优美,文风之典雅,均是当前活跃作家的佼佼者。笔墨纵横,观察细微,情感饱满,阐理透彻。
正如他在后记中写到:“学会跟自然对话,跟宇宙交流心声,这是艺术的起点”。确实如此,一个成功的作者不仅仅是要有好的文笔,更重要的还需要一种探索的思想。章方松所思所记所写的就是提炼一种人文精神。
《大罗山笔记》不但诠释了瓯越文化的内涵,更是提醒大家要懂得重视自然界赐予我们宝贵的财富,自然生态资源,让我们更加热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