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住房,不应仅是孱头!
(2010-02-01 11:02:36)
标签:
农民工、住房房产 |
房屋和土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社会地位和私有财产的一个基本定义体。过去的中国人也就将财产集中在了土地和房子上。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土地被收归国有,房屋也被分别的采取了分配和农村的宅基地管理,但随着社会化的发展,以及经济改革的加快,“新农村圈地运动”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让农民开始失去土地,向城市集中,从而引发了城市住房的紧张,而中国传统的土地、房屋观念又将住房视为根,也就加剧了住房所有权的需求。
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与国际接轨,其中一个典型标志的是中产阶级的可支配收入也和房价一样完成了接轨,达到了国际大都市标准。而这个时候,某些人提出了“农民工”的住房解决问题,要让大都市来配套解决。不能否认“农民工”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否认,“农民工”是“圈地运动”和“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但不管是房产大鳄的忽悠还是中央1号文件的引导,应要在一线城市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似乎有些牵强,似乎有些理想化。换言之,你给在亦庄的产业工人解决了一所在昌平的保障住房,也只能是让他痛苦于住与不住的抉择中。对于“三农”问题,还是来点“实”的吧!农民工的住房太孱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