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教授可怜的情商

(2009-04-28 09:07:26)
标签:

杂谈

 

早晨浏览新闻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新浪网的一条消息,一个教授被电话诈骗250万元!很少看八卦新闻的我,在震惊之余打开网页浏览了一下,之后便是更大的震惊了。一是震惊电话诈骗的非经意操作竟然能钓上这么大的鱼。欠话费诈骗应该说已经出现不止一年了,并被各类机构、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应该说稍微有点社会接触的人,都应该知道的,但它却依然存在,而且竟然将目标人群锁定在了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不知是不是一种可悲啊!二是震惊禇教授好骗,一个不足50岁的女教授,应该是和社会融入度很高的,因为她要上班,因为她要教导学生,因为她要相夫教子,但她却是在转完所有钱之后才觉得不对头,而且要通过向朋友咨询才确认了被骗,呜呼于这样的人竟然能够生存,竟然是一个教授!三是震惊于禇教授太不差钱了,普通活期存款账户竟然能够有250万元的闲钱啊(否则无法ATM转账),那她的其它投资、固定资产岂不远超千万,震惊于中国老师的富足啊!也终于明白了北大校长为什么认为学校应该办教学,应该少开公司;教授应该多上课,应该少搞课题!毕竟诸多的乡村教师们还在为能够拿到工资抗争,诸多民办教师们的工资还远低于一般城市的最低工资。四是震惊于禇教授的情商太低了。骗子行业是个高智商行业,其中因了情景的变化,更需要较高的情商来进行应对把控,而被骗的人则输在了设计上。而电话诈骗仅是一个普遍性操作,不是个案设计,其中的智力成分大打折扣,应该更多的是个小学文化的人在随意的发挥吧。而禇教授之所以成为教授了,应该智商很高,否则无法在中国的层层应试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但用一天,转完所有钱之后才发觉被骗,似乎情商就有所欠缺了,不知是否该感慨骗子的高超。到这里就不知道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哀,还是禇教授成长不足的悲哀了,但我觉得更悲哀的是禇教授的学生们了,我是真心的希望他们能够突破他们老师的成长模式,毕竟攒250万让别人来骗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