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锻造精准的高抛短切

(2009-03-23 00:00:00)
标签:

杂谈

 

每次在练习场都会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球用来练习高抛短切杆,效果不错,昨天在与一名职业球手的交流中再次确认了一些个人的认识:

1、  轻松的侧站位。很多教练或高手在教你短切时都会强调侧站位的角度,我个人认为角度应没有明确要求,以个人最舒适为准,需要在练习中不断调整,并确定下来,我个人的侧角大约与击球方向成30度。

2、  脊柱的绷直。不能塌腰,是教练经常教导的。击球中腰部的松动将直接导致击球线路的变化,所以要在挥杆过程中完全保持腰部的适度紧张。

3、  保持重心稳定。因短切更重要的是劈起的精准,而不是距离,所以不需进行重心移动,以增加劈起距离,稳定的重心与绷直的脊柱将有助于构建稳定的劈击平面。

4、  加大握杆力度。轻柔的高抛劈起需要杆面准确的切到球的底部,而紧握握把将有助于保持杆面的稳定,增加向下的切力,以保证球可以以倒旋姿态高飞,并轻柔的落地,降低滚动距离。

5、  肩部随转,避免腕部动作。腕部的多余动作将直接导致杆面的非主动性变化,较容易导致击球的深浅出现变化,导致果岭的击穿或打短。肩部的随转仅是保证发力源是在大肌肉而已,防止用手打球。

以上是一些浅显的个人认识,未必准确,或未必每个人均适用,只是个人使用效果尚可, 50内失误较少而已,有效的保证了我果岭上的2推内成绩,呵呵,抓鸟比较靠它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