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航周水子机场冲突事件的阴谋论

(2008-05-11 21:39:55)
标签:

杂谈

周水子

机场

冲突

民航

南航

分类: 民航轶事

总局的事故通报,部分文字做了处理

民航周水子机场冲突事件的阴谋论

    几天贤良寺在我的博文回复中提到了大连周水子机场的冲突事件,此事在前几天收到民航局电报时候就想写一下的。无奈虽然是无密级的明传电报但是赫然印着“民航局机要”的大印,考虑下还是没写出来。 

    幸好有人在网上已经贴出该电文内容,就直接用人家的了,事件经过大概如下:

厦门航空公司  MF8052航班(大连—杭州)机型:B737-700  注册号:B-2992

南航大连分公司CZ6621航班(大连—沈阳)机型:AIRBUS319 注册号:B-2296    

20:47:20 CZ6621从西机坪18号机位滑出

20:50:00 CZ6621到达A滑10号跑道外等待点,塔台指挥飞机进跑道等待

20:53:17 管制员发布起飞指令。
20:48:13 MF8052从4号桥推出,管制员指挥该机经A滑行道滑出,使用10号跑道。

20:53:32 管制员指示该机“前机起飞后,可以进跑道”,MF8052此时已经从E联络道误入

         跑道,机组随即呼叫塔台“嗯…稍等稍等,你让那个稍等起飞,我进错跑道了。

         唉…塔台塔台,你让他中断,塔台你让他中断”。塔台当即指令CZ6621“立即中断起飞”。

20:53:47 CZ6621机组听到MF8052进错跑道的信息及管制员要求中断起飞的指令时,飞机表速86.8节,

         地速77节,机组收油门,使用人工刹车,刹车踏板偏转最大角度78度,使用最大反推,

         扰流板伸展,中止起飞。

20:53:56 CZ6621完全停住。根据现场勘察,CZ6621距10号跑道起始端553米处开始左偏避让,

         后前轮距始端622.6米,与跑道方向夹角20度。MF8052前轮距跑道起始端 639米。

         前轮距离大约35米(一说实际两机机鼻相距16米)

 

    按常理说南航机组,厦航机组,塔台三方都是有责任。南航起飞前没有发现自己前方600米处的其他飞机,塔台在批准南航机组起飞时没有检视好跑道。但这次的处置结果是南航机组奖励人民币二十万元,厦航机组终身停飞。说实话这个处罚相对来说是严厉了一点,所以现在一直有阴谋论流传。

    阴谋论以疑点为起点,这次事件的疑点有几处。厦航机组入错跑道至少17秒才报告塔台错误,这个反应事件太长了,而又是在南航机组得到起飞批准同时发现的,这个反应也太及时了(其实双方的反应都出奇的及时,南航A319驾驶舱比厦航高出不少,对地面观察应该是更占优势,这次却是厦航737首先发现南航319客机。);其次当日能见度是4KM,塔台在批准南航机组起飞时竟然没有发现跑道上有其他飞机,而南航机组在起飞时也没有发现600米外的与自己头对头的一架中型客机(飞机正前方灯光最集中,照明最好)。   

    最大疑点是南航机组曾经声称他们发现厦航MF8052时厦航班机当时所有外部灯光都处在关闭状态(但是这点在总局没有证实),阴谋论者的理论是:厦航MF8052在进错跑道开始就已经发现自己错了,但是为了逃避责任关闭了外部灯光意图自己滑出跑道,但是还没等MF8052滑出跑道塔台就批准南航机组起飞,MF8052得到消息后认为大势已去才决定向塔台坦白,要求南航机组中断。这次严厉处罚厦航真实原因是其隐瞒不报,试图隐瞒自己失误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民航局处罚严厉但是也没把事情做绝把这一细节隐瞒了。

    阴谋论者的这一说法也较好的的圆了上面的疑点,但这也仅仅是推测而已,对厦航机组也可能有一些不公平,仅供参考。特此声明:本人仍然采信民航局的官方说法。

PS:

    有人认为停止后厦航机头对着南方的也是证据之一,如果机长对自己进错跑道不知情那他应该把机头朝向10号方向,之所以是反方向是因为他想自己滑出来,但是我对周水子机场状况和塔台管制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对此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大连塔台相关人员也被处理了,是因为准许了厦航班机起飞。

 周水子机场俯瞰,左方跑道尽头数字为10,右方尽头为28.

民航周水子机场冲突事件的阴谋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