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导入

(2013-12-18 15:24:32)
分类: 教育随笔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而“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课堂教学导入的意义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这是教师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导人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教学的对象、内容、氛围等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一样,首先是课堂教学导入,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方法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学习起着引导的作用。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这个环节,对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导入这个环节中,方法应别具一格、标新立异。让其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  

课堂教学导入是在于引起小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小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新课程教学的学习。因此,我认为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设计上应遵循时效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等。  

1、时效性原则  

新课导入要有生命力,就必须有时效观念,注意减少无效益的时间,以提高新课导入的教学价值。对于新教师而言,我认为最为致命的就是这一点,上课经常喜欢重复说一要求,生怕学生听不明白、听不懂,而这样往往是事倍功半,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让学生觉得老师啰嗦、索然无味。因此,为使新课导入更有成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走向,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努力使新课导入具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特色,并能有效击中学生的兴奋点。  

2、整体性原则  

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强调综合性、人文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生活经验构成了一个整体。一节新课的导入既要有教学的整体观念,也要有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还要有学生的整体观念。那种凭教师自己的兴趣而夸夸其谈、口若悬河的新课导入是没有积极意义的,学生会觉得每节课都是同一模式,会觉得越来越无聊,渐渐失去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3、针对性原则  

    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间,设计相应的导入方法,尽可能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导入新课还必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针对学生的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以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习惯了实习时在三年级的导入方法,在刚接触二年级的美术课时,我的导入方法比较偏向三年级,结果学生的作业效果就差强人意,在经过了观察、总结之后,发现二年级的导入需要更有趣味性、游戏性,学生才更易接受。  

4、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画画是每一个儿童的天性。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处在儿童期的小学生,如何引导和提高儿童的绘画水平,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是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根据儿童心理,在上课时马上抓住学生的心,以“激趣”导入新课,就能有效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导入新课要着眼于兴趣因子的渗透,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