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配图由清华大学<清新时报>社 记者 小鞠同学提供:)
N天前的日记,因为翻出了图,上次没贴,所以把图放上来大家SHARE啊~~
学生们课前向尸体献上的菊花
笔者在采访协和医学院的学生
一位女学生在仔细地将刀片装上刀柄
学生们正在装配工具,放置书本的那个箱子里已经存放好了尸体
解剖实验室里大概停放着10多个不锈钢的箱子,尸体就浸泡在那些箱子的福尔马林液里.我一直等着看学生们穿戴防护衣,戴手套,发器材.原本做好了心理准备紧张西西地想看尸体是怎么从液体里被摇上来的,但是发现走廊的另一头还有一个实验室,所以就走过去随便看看.哪知道那边的进度比这边快,我一进屋就发现有黑忽忽的东西放在解剖台上.当我意识到那是尸体的时候,我已经能清楚地看到尸体的脸了.我明显觉得我的胃抽搐了一下,然后走到走廊里给自己一点缓冲的时间.还好,大概1分钟,等我再回去看尸体的时候,已经没什么反应了.
后来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一直在那种令人做呕的福尔马林液的环境中度过.那位带我们进去采访的热心的师兄会时不时关心一下我们几个记者的状况.虽然我也一直说没什么没什么,但事实上我待在实验室里的每一分钟,我的胃都在翻江倒海.也许这些尸体和平时大家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标本没什么两样,无论是颜色、质感,但这种近距离的接触,特别是对于脸部清晰地观察还是让我心生纠结。说不清道不明什么样的感觉,也许用“犯怵”这个词来说还是比较贴切的。
我和小J师兄还用手触摸了尸体,那么的僵硬。说实话,刚开始要接触的时候,就在手伸到尸体前大概2厘米的地方,我突然下意识地收回来了。因为眼前躺着的毕竟曾经是一个活人,而对于那种皮肤的熟悉质感,让我和眼前这种黑黑的尸体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最后还是摸了,摸了不止一具。
再后来,也许是真的有点习惯了,一直看学生们把皮割开,把脂肪剔掉,扯出神经……吃饭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饭店里那盆蛋花汤里捞出来的蛋花,竟然和从尸体上剔下来的脂肪无比地相似。我们一边比对着,一边乐呵呵地喝着汤……也许人就是这样喀什麻木的。
好了,想写的太多了,明天下午就坐下来开始写考研和协和两个专题的稿子。写完了再贴上来。
考研的那个比较容易,只要找到了人采访;而协和这个……还得好好想想从什么角度写,毕竟这样的经历这样的场景……总不能来个“协和尸解大揭秘”吧!O
NO!!!!死者为大,不开玩笑了,还是从心底里佩服那些捐献者。
恩,晚安吧,我似乎又闻到了解剖实验室里的味道……
前一篇:节目播出改到5月2日啦!
后一篇:遇剑--我们如此真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