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三大盘观点:缩量止跌!

(2021-03-24 00:17:27)
标签:

大盘

个股推荐

股票

股市

分类: 股票评论

涨价消息:

 

23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再度上调每吨1000元,达到8.75万元/吨的年内新高,较上月上涨12%。雅化集团(002497)、永兴材料(002756)。

中顺洁柔拟于4月1日起对旗下生活用纸价格进行大幅上调。

有博友问我这半年怎么老爱发涨价的消息,其实去年我就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了,要涨价了,受全球货币超发的影响,各种大宗商品都会涨一遍,我发这些涨价消息一是提醒大家注意相关行业和公司的业绩会在短期有大的增长,二是确认大宗商品的涨价没有停止,并且会不断向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延伸,什么时候我不发了,这一轮涨价也就结束了,大家就可以撤离顺周期行业了。

 

今天大盘早盘一路向下,跌破昨天低点后午后低位振荡出带下影线的阴线,收盘再次跌破5、10日线和半年线,成交略放大到3400亿,深市和创业板跌幅略大于沪市。板块方面普跌,只有燃气、券商、酿酒等几个板块上涨,大板块中银行、地产跌幅较小,煤炭石油、有色、钢铁跌幅较大,领跌市场。

 

大盘昨天虽然高开高走收回5、10日线,但成交量继续减小,这不是有效的攻击量能,所以今天调头向下是正常的走势。昨天就不应该往上走,直接低开振荡个小K线就结束了,非要运行个B浪小反抽,这样就要把二次探底的时间延长了,最主要的是把市场情绪再破坏一遍,昨天好不容易有点起色,今天又被埋了,影响市场情绪。昨天的上涨应该是二次探底的小B浪反抽,今天开始运行小C浪的下跌,跌完之后还是看量能,缩量出小K线就可以考虑进场了。小A浪从18日下午开始跌了6个小时,小B浪反抽昨天运行四个小时,小C浪参考小A浪跌6个小时,到明天中午结束。小C浪空间上破不破上周五低点不是重点,不管空间,看时间就可以,明天破上周五低点就完成空间,不破就会形成小双底,小C浪的下跌如果空间要到位的话是到3357,刚好是3月10日那个低点的位置,我觉得不会跌到那里,可能明天一个低开下探就结束了,只要明天能收出缩量的小K线就可以加仓了。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运行的是大四浪的下跌,空间可能不大,但时间会较长,明天就算止跌再向上很可能会在上周高点位置受压再下来,形成箱体振荡的走势,所以现在有很多机会让大家调仓换股或者建仓。指数下跌或者箱体振荡期间不代表板块个股都会跟随,因为指数大跌可能性不大,很可能会有些二线三线的优质个股不跟随大盘调整,而是逆势向上,如果是持有的优质低估的个股,不需要理会大盘的短期波动。我看了一下上周四减仓的个股,只有一半做出了差价,其它都在卖出点甚至高于卖出点的位置。

 

今天北上资金大幅流出,昨天买的已经全部卖出了,以北上资金的惯常操作来说不应该有这么大的波动,我觉得还是在调仓换股,昨天买入的是真实的流入,也就是未来中长线看好的板块个股,今天的流出也是真实的卖出,减仓或者卖出高估值的板块个股,这些抱团股或者说一线核心资产估值仍然很高,没有个一年两年消化不了这么高的估值,现在有很多低估值的二线核心资产,还是建议重点看这些个股。按现在的走势抱团股会在下个月跟随指数运行B浪反抽,那仍然是个很好的减仓机会。

 

另外又有朋友问碳中和,我前面说过多次了,我认为这个对新能源、环保和园林、林业是利好,对其它企业没有任何利好,甚至是利空,要做碳中和就意味着企业的成本上去了。我看好多分析说成本上去会涨价,向下游转移,供给会减少,价格上涨,照这么说,全球就大放水就好了,价格涨的比碳中和可快多了,不过马上通胀就会起来,成本上涨对企业不是好事。等着半年以后再看,现在炒作的这些龙头会哪来的回哪去,根本不可能产生利润的大幅增长,不要跟风炒作。

 

明日操作策略:

 

明天如果大盘直接放量向上吃掉今天阴线,二次回踩结束,开始运行大的B浪反抽,持股待涨,如果在这个位置小幅缩量振荡,或者是向下探底回升收小K线并且缩量,二次回踩也可能结束,可以加仓进场了。如果大盘继续向下走不回升,暂不抄底,等大盘缩量止跌再说。

 

明日大盘观点:

 

大盘早盘一路走低,午后低位振荡,继续二次探底,与预期一致。明天大盘会有惯性的探底动作,探底后缩量止跌回升的概率较大,走出地量小K线就可以加仓进场了。


微信公众号:kuanhuaiyidugupiao 

QQ群:346488998256380075,验证码:666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