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墨尔本的风妖精
墨尔本的风妖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550
  • 关注人气:1,7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晒学生的作品 谈谈澳式“义务教育”

(2011-11-25 11:45:16)

一学年转眼就要结束了,给学生写了一上午的评语,结果在关闭一个闲着的WORD的时候,错误的把评语那个文档也一起关了。泪奔的是~~o(>_<)o
~~我没存!到缓存文档里面,居然也找不到了。

郁闷至极!

好久没晒晒这些孩子的作品了,发几张吧。

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在澳大利亚出生,但父母至少一方是中国人。年龄在8-11岁之间,在这里读4年级。最近没时间整理他们的作文,但是,很明显比起第一学期,他们的进步很大。以下是在课文学习的同时,要求他们做的几个PROJECT。

晒晒学生的作品 <wbr>谈谈澳式“义务教育”

《中文》第四册的第12课是“月球上有什么”,于是,我让学生做一个POSTER,“一部分是科学家对于月球的发现;另一部分是你想象中月球的样子”。很多同学都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下这几个比较有意思,给大家看看。

晒晒学生的作品 <wbr>谈谈澳式“义务教育”

晒晒学生的作品 <wbr>谈谈澳式“义务教育”

 

晒晒学生的作品 <wbr>谈谈澳式“义务教育”

这是上学期学习唐诗《绝句》的时候,一个同学画的,还不错吧?

晒晒学生的作品 <wbr>谈谈澳式“义务教育”

晒晒学生的作品 <wbr>谈谈澳式“义务教育”



这个学生的想象力实在是丰富,画也画得不错,就是错别字多了点。但是,我已经很开心了,因为平时要她写作文她总是很为难的样子,这次只让他们写几句话,她给我写了一个故事。

需要指出的是,这边的孩子思维特别活跃,想象很丰富,不受限制。在学校里也一样,老师绝不会要求每个同学门门都考一百分,而是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专长,他们可以上课时间去学小提琴,踢足球。课程设计里有专门的烹饪课,而且是真做,前两天我去一个学校跟校长谈项目,经过他们厨房,那刚烤的马芬真是太香了!学生们自己配料,自己送烤箱,做完还自己打扫案板和厨房。他们学园艺,自己种菜,学生轮班喂鸡,这在中国很少见吧?

 

虽说老师对学生要求不是那么的严格,但是也不允许一个孩子落下,这是我从实习到自己带班以来感触最深的。如我之前提过的,这里的小学,每个班就一个老师,这个老师要教英语,要教数学,要教科学,生物,物理等等,也要会唱歌,会跳舞,会做手工,是不是感觉有点像中国的幼教老师?对了,就是很像!学校也配有专科老师,比如LOTE二语老师,体育老师,绘画老师,计算机老师。但每周也就一节课,有的学校二语有两节课,视学校情况而定。班级里最多不过25个孩子,老师要照顾到每一个人,并对每个孩子的学习和进度做详细的记录,根据VELS等指导(标准)来评估学生。

 

不落下每一个学生也包括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例如,我知道有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整日坐在专用电动轮椅上,需要借助专用的桌子才可以进行书写,学校对于这样的学生,会专门安排一位护理人员随时陪在这个孩子旁边,一起上课,一起活动。一个学校专门为一个孩子聘请一个护士的情况在这里不少见。政府专门拨款就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个“义务教育”做到位了吧?对于单身妈妈。政府也有所考虑。单身妈妈自己带着孩子的,为了孩子的发展政府会给予相应的补助;对于低收入家庭,政府也给予补助。似乎有点扯远了,但是一个家庭是社会的小单元,如果能够尽可能的给每个家庭送去“温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在关心这些孩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