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澳大利亚墨尔本刘芸生活记录旅游华人我记录校园 |
分类: 留学路 |
成为注册教师已经一年多了,却因为继续读硕士还没有全职在学校干过。偶尔到一些学校代课,享受清闲还赚不错的薪水,又相对没有那么多的责任(不用参加开会,不用给学生写报告等等)。
澳大利亚的小学和中国不同,一个班级只有一个老师,也就是班主任。这个老师要负责整个班级的所有课程,包括英语,数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生物,物理),文学(历史,地理)等。在教学中,目前的国家教学大纲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采用“学科交叉教学法”。也就是说,在教授课程当中尽量的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说,我上的一堂数学课,那天学习的是“三维形状”-锥形(二年级上学期)。课上我找了很多锥形的用具,首先让学生在直观上对锥形有一个认识,并请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是这个形状的。接着,通过课本上的练习让他们更熟悉这个形状(包括了英语,数学)。最后,让学生用彩色的硬纸做“锥锥帽”,并在帽子上画上喜欢的图案或者写一段话给家人或者朋友(沟通,表达和艺术)。对于中国的二年级学生这个可能太小儿科,但是澳大利亚的小孩在数学上特别吃力,而且这里的教育提倡的是引导和开发,相比国内的“题海战术”在这里是行不通的。老师给学生留了太多的作业,还可能会遭到家长投诉。
澳大利亚的小学假期很多,活动也很多。比如我参与的一个主题活动"I Sea, I care"(我的海,我保护)。这个活动是由当地一些海洋保护机构组织的,工作人员会进入到学校,通过很多活动和游戏帮助学生认识海洋生物,告诉他们如何保护海洋环境等等。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根据这个主题安排一周的课程。比如用彩色胶泥做一个海洋生物,并由学生自己命名,写出它的生活习性,等等。计算机课上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搜索一种海洋生物并深入研究,然后把搜索到的信息做成海报展示给其他同学。早晨的“Story Time”(故事时间)也是围绕海洋生物来讲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活动。我所参加的一个活动是到皇后市场参观。这一天的参观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澳洲钱币买卖东西和讨价还价,锻炼了他们的计算和谈判能力。我们把学生分成几组,给每组10澳币,要求他们用这10澳币去买4样东西,分别是“澳洲制造”、“外国商品”、“能够体现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特色的物品”和“一件有特殊气味的东西”(三年级下学期)。回去之后,和其他的组分享自己的战利品,并说明他们在每件商品上花了多少钱,为什么选择买这件东西。当然了,作文是少不了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的小学,各个班级的文化都是由班主任来决定的。一些班级甚至饲养了蟒蛇,青蛙,鹦鹉,也有养鱼,贝壳的。这是从小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果园或者是蔬菜园,养鸡鸭的也有。烹饪课上学生可以使用自己栽种的蔬菜来做菜。
澳大利亚小学的兴趣课堂做得有声有色,一般学校都会为学生开设小提琴,钢琴,吉他,国际象棋等课程,一周大概一次课。语言学习在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家里做得也很有成绩,一般学校都会开设至少一门外语,大多数为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印度尼西亚语还有日语,近年来开设中文的学校也越来越多。
我去帮过忙的一个小学,他们的校长就特别崇拜中国文化,整个校园里洋溢着中国风。大多数家长看到了中国越来越发达,中文可能会成为将来的商务通用语言,还有一些家长和中国有商务往来,所以让孩子从小开始学习中文,他们认为是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竞争力。很多家长会选择假期时候带孩子到中国住上一两个月,我发现回来以后他们的中文大多都有很大的进步。而他们比其他同学懂得多,也从另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自信,更敢说,也有得说了。
我个人认为私立学校的教育比一般公立学校的要求严格得多,老师也更负责人。我第一个实习的学校是一所私立的教会学校,整个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氛围都非常严谨,也可能带我的老师比较有经验,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第二所学校是一所公校,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就要松散一些,本身孩子的家庭背景可能也参差不齐,很多问题学生,而一些老师也采取了放任,或者被迫选择了放任(家长不重视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只是按照政府要求送孩子去学校,学没学到东西对他们来说一点压力也没有)。另外,各个地区的学校程度也有所不同,要视情况而定。一些很好的学校根本排不上队,很难入学。
学生的书包都在走廊里,并不带进教室。学生也都是没有课本的。别看他们书包很鼓,大多是吃的和玩具
海洋生物
故事时间
老师每天都要在家长联系手册上给学生当天的表现写上评语,家长也是用这样的方法和老师交流沟通的
学生一般都是坐在地上听课的,只有做作业的时候才会回到椅子上
每个班级的班级文化都各有特色
每个班级都有一个支持的澳洲橄榄球球队,每个学生也有自己喜欢的球星
澳大利亚学生一般动手能力都很强
每天下午茶时间教师们都会聚在休息室里聊天分享点心,每天的点心都是由值周老师们带的
放学后,学校有巴士把学生送到家门口
走出校门 体验社会
一个班级的学生最多不超过三十个人,一般都在十七八个这样老师才能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到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课外兴趣课堂
走进土著人文化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飞去来器
给老师提供的休息室
休息室里有学生提供的茶包,咖啡,牛奶等。老师的信件也是在这里收发
教室里大都陈列着学生的作品。中间有个房间,一般会给一些调皮的学生用来面壁
一般学校对老师的穿着要求很严格,最好不要穿高跟鞋,这是出于安全考虑。私立学校,尤其是教会学校对于老师的穿着要求就更严格了,严厉禁止吊带,拖鞋
充满中国气息的图书馆
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可能被学校陈列
(兴手写来,不完整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