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学]状态报告

(2007-10-10 20:39:52)
标签:

我记录

生活变迁

校园生活

分类: 留学路
 

[留学]状态报告

夜里醒来,刚睁开眼睛时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如梦里一样,似过山车般摇晃,喝下一大杯冰水后晕眩稍止,看到手机上朋友对我的祝福短信,最近很容易脆弱,心头一热,鼻子发酸,一切的一切都怎能不让我心存感激,无论我作出什么决定,他们总是这样地支持我,伴我一路同行。那么让我对所有关心我、疼爱我、帮助过我的人们说,生活中没有多少事情是圆满的,一定会有这样的缺,那样的憾,我不能保证明天会怎样,但不管怎样谢谢你们,你们是我存在的原因,是我幸福的根源。 

近来发生的桩桩件件,比前二十年的都要多且纷乱异常,人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时候要伤感是件很容易的事,一幕场景,一段曲子,一些文字,一点往事甚至一个名字都能令人柔肠,百转千结,我一直都知道,在我烦躁忧虑的时候,在我恍惚走神的时候,明亮而有价值的生活正在被我错过。人年少的时候总希望把相同的日子过出些许不同,让时光在每张日历上都留下一道容易区分的痕,生怕堆叠在身后的日子全都是同样一副嘴脸,黯淡无光,希望在生命终结时灵魂有一点点愉悦的凭据。 

人生有限,人们却总陷于一场接着一场无望的挣扎,生活不过就是这样的圈套罢了,网住众生数十年。

我,不信人定胜天,那是一种虚妄,人人都渴望逃离铸造的命运,但往往徒劳,累累伤痕是生命馈赠给每一个人最好的礼物,每一道痕迹都是生存的证据,都是无比的珍贵。有些事情是注定的,没有必要赌上一局,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或者说,以开始的姿态走向结束。

感性的女人们处理问题时喜欢随着自己的性子来,一时的痛快酿成的苦酒往往是更大的伤害,害人害己,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赋予生命神圣的意义,别以爱的名义糟蹋别人和自己,学会克制隐忍和及时抽身。

清醒的人是痛苦的,可惜,越疼人便越清醒,越清醒便越疼。不是说我不痛,而是我不说痛。

回想这段日子,觉得这是一段宝贵的磨砺,自己拧着劲跟自己抗衡,以后或许很难再有。日子苦点累点我都可以承受,最怕的是连心都累了。每天繁重的学习内容要消化,更因为在一个强手云集的班级里,我这只笨鸟不得不先飞,事实上我确实是比别人基础要差一些,于是我抢在别人前面跑去图书馆借书,我把相关资料罗列以后先查英文信息,再把中文信息也搜集起来,这样的一个过程让我对内容大致有了个比别人早的认识,当别人还没来得及适应新课程的时候我已经基本把老师给的一个星期后要交的作业做完,现在先把例文消化以后试着自己写点东西拿去给老师看。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7点5分出门,上火车转电车再坐巴士,辗转一小时又四十分,这样的早晨很累,火车上我还勉强可以集中精神看点书,到了电车和巴士上就只有难受的份,早上吃的东西往往让我觉得恶心,但又不得不吃,到学校就没有时间吃早餐,9点上课到11点结束休息半小时后继续到12点半吃中午饭,1点半接着上课到3点半,回家,5点半到家,开始准备晚饭,昨天甚至是累得连晚饭也不想准备,随便吃了前天的剩饭,喝了点绿豆汤,晚上饿得不想动也只是撑着,搜集资料,写作业,复习到11点半上床,看看路透社的新闻,回忆一下老师今天讲的东西准备睡觉睡觉。其实还算规律,仍旧感觉很累,下午回来在坐电车的时候,同学关心的问为什么脸色不好,怕我是生病了,倒也不是,只是每天上课的时候把精力都集中在老师那,逼迫自己跟着他的思维和超快的语速走,放学的时候真是的筋疲力尽。没有精力再和他们在电车上神聊,我宁可休息在自己的宁静里。

同学都在筹备回家的事宜了,顺利的话课程在12月14号结束,接着就是圣诞节了,澳洲的阳光圣诞应该别有风味吧.爸爸今天问我要不要回去,其实心里有一千个一万个声音在说,想回去,其实很想回去.可是毕竟我刚过来半年,如果这个时候回去,再回来估计这半年学的东西要退步一半,那我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了,等我稍微适应习惯了用英语去思维的时候,再准备回家吧.

今天把准备好的6篇文章读完,作业写完还有点时间,把闷在心里的话写写以此作为发泄。同时,也向关注我的人们交上作业,爸爸妈妈都问怎么没有更新博客,我星期天就说了这个星期会很忙,但今天还是更新了,到这里吧~!稍作交代,各位晚安。

 

[留学]状态报告

 

[留学]状态报告

 

[留学]状态报告

想念的爸爸,妈妈,想念来时的脚步,也想念那些曾经美好的桩桩往事,我是正在变老吗?terrible!  i deeply missing my parents,my bf,my grandmother,my friends,my bed,my hometown,traditional food,and all memories in chin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