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北疆地区“春播玉米万亩高产种植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2008-06-09 16:22:00)
标签:

杂谈

北疆“春播玉米万亩高产种植配套技术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一、试验示范的目的:筛选适合本区域种植的中晚熟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8-10个,提出供大面积示范种植的配套栽培技术,并在本区域主产县进行万亩种植试验示范,形成大面积高产种植技术模式,培训主产县的农技人员和玉米种植大户,并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全面提高春播玉米生产水平,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农牧民收入。

二、示范地点:伊宁县、塔城市

三、主要经济指标:一万亩平均产量900~1000kg/亩。

四、实施技术方案

(一)选用高产、稳产、耐密植、高抗逆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在品种选择上,要针对伊宁县和塔城市气候特点,栽培管理水平,消费用途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推广的中晚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适合当地推广的杂交种有:

(1)米卡多:产量910公斤/亩,高产记录1000公斤/亩,生育期125天左右。适宜种植密度5000-5500株/亩。

(2)先玉335:产量950公斤/亩,比SC704增产10%以上。生育期130天左右,抗倒伏、抗瘤黑粉病、灰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籽粒容重776克/升,粗蛋白10.91%,粗脂肪4.01%,粗淀粉72.55%,赖氨酸0.33%。所需≥10℃有效积温3200-3300℃。适宜种植密度5000—5500株/亩。

(3)新玉18:产量700—900公斤/亩,最高1200公斤/亩,生育期120天,抗倒伏、抗黑粉病,籽粒粗蛋白9.67%,赖氨酸0.34%,粗脂肪4.06%,粗淀粉75.86%。所需≥10℃有效积温3200℃。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

(4)登海3672:产量930公斤/亩,高产1018公斤/亩。生育期113-120天。适宜密度4600-5000株/亩。

(5)登海9号:产量850—1000公斤/亩,生育期135天左右,比SC704晚熟5天。适宜密度5000-5500株/亩。

(6)KX1568: 产量1000公斤/亩,高产1250公斤/亩。生育期125天左右,比郑单958增产8%左右。适宜种植密度5500-6000株/亩。

(7)郑单958:产量900公斤/亩,比SC704增产8%以上,生育期128天左右。适宜种植密度5000—5400株/亩。

(8)SC704: 产量800—1000公斤/亩,高产为1060公斤/亩。生育期125天左右。适宜种植密度5000-5500株/亩。

(9)新玉39:春播平均亩产958.4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45%。丰产性、稳产性好,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比郑单958早4天。籽粒粗蛋白含量9.1%,粗脂肪4.0%,淀粉含量73.61%,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二级标准,容重762g/L,籽粒淡黄色,马齿型。适宜种植密度5000株/亩。

(10)新玉34:春播平均亩产850-950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8%,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比郑单958早4天。籽粒粗蛋白含量11.0%,超过国家饲料玉米一级标准。粗脂肪4.5%,赖氨酸含量0.29%,淀粉含量76.36%,超过国家一级淀粉,籽粒容重788g/L,商品品质好。适宜种植密度4800-5000株/亩。

(11)新玉41:春播平均产量为907.15公斤,比对照增产10 %以上,丰产性、稳产性好。中熟玉米区春播生育期126天左右。籽粒粗蛋白含量8.9%,粗脂肪4.7%,淀粉含量75.96%,超过国家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容重730g/L,籽粒半马齿,金黄色,商品品质和加工品质好。适宜种植密度5000-5500株/亩。

(二)播前整地及全苗技术

1、深耕整地: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深耕整地,深耕25—30厘米。深耕一致,翻垄均匀,不重不漏,犁后带耙耙平。

2、浇足底墒水:进行冬灌或播前春灌,要求灌水均匀,渗透一致,保证土壤墒情一致。

3、精细整地:及时掌握土壤墒情,保墒整地,整地要求达到“墒、平、松、碎、净、齐”六个字标准。

4、种子准备:大田用种选用一级种子,纯度不低于98%,发芽率90%以上,净度98%以上,水分13%以下。播前进行种子筛选,保证种子均匀一致,大小种子分开播种,播前进行晒种和包衣处理或用包衣的种子,提高出苗整齐度。

5、适时早播:最早播种期以地温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一般伊犁和塔城地区在4月中下旬,最迟4月底播完为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比常年露地正常播期提前7~10天播种。

6、采用精量播种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种植方式:60×40厘米的宽窄行方式或50×50厘米的等行方式。

播种方法:采用半精量、精量播种机点播,要播行端直,接行准确,株行距一致。

播种量:每亩2.5-3公斤。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5-6厘米为宜,若土壤墒情不足,应深播8~10厘米,播种时全田土壤墒情一致,深浅一致,播后盖土良好,镇压严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三)施足基肥,合理测土配方施肥:基肥的作用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疏松土壤,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及时供应苗期的养份,促进根系发育,为培育壮苗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基肥应以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氮肥与磷、钾肥及微肥配合施用。

1、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不同土壤、不同品种、不同肥料类型、产量目标,在测定土壤肥力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配方施肥。按照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适宜用量和比例,实现经济合理施肥。

新疆春播玉米每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至少需要吸收纯 N 2.6公斤、P2O5  0.96公斤、K2O 2.18公斤。

2、施足基肥:施用基肥的数量,因肥料的种类和质量而异。一般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磷肥25—30公斤、钾肥5—8公斤做基肥。基肥的施用应强调深施、早施、适量。

3、适时追肥: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玉米需肥特性确定施肥时期和次数。一般北疆中晚熟品种第一次追肥应在小喇叭口期(展开叶11片)此期玉米进入雌穗小花分化期,这时亩施尿素25—30公斤。若分期追肥,第二次追肥应在抽雄前8-10天,占追肥量的20%。对于保肥性差的土壤要进行分期追肥,不要一次施肥量过大

(四)合理密植、增加收获穗数:根据生产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做到合理密植,使构成玉米产量的三要素(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相互协调,增加收获穗数,挖掘群体增产潜力。  
   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决定适宜密度,改善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才能发挥密植的增产效果(具体密度见品种简介)。密植栽培时,根据种植密度和种植行距来决定株距,一般计算公式为:

株距(m)=666.7/平均行距(m)/预留密度(株/亩)。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新疆玉米主要病害为瘤黑粉病,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叶蝉等。应采取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与低毒高效农药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1、首先选用抗性好的品种,如目前本地农民选用的先玉335和米卡多抗虫性很好,所以深受农民喜欢。

2、通过适时早播,合理施肥、平衡施肥提高抗性或躲避病虫害危害高峰期。

3、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与低毒高效农药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六)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采取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供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管理方式,技术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生产全程跟踪服务,落实各项关键生产技术,确保万亩高产高效示范田的建设。

1、苗期管理

(1)查苗、补苗:播种后6-8天及时检查出苗情况,看是否有土壤板结,板结的土壤及时破除,以免影响正常出苗。出苗显行后如果发现缺苗断垄,及时补种,保证全苗。

(2)适时早间苗、早定苗:3叶期开始间苗,4-5叶期定苗,结合间定苗,留壮苗,留苗均匀,去病苗、弱苗,除去杂草,促进玉米个体与群体协调生长,发挥品种最大生产潜力。

(3)定苗时根据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根据不同品种要求,中等以上土壤肥力,种植密度稍高,中等肥力以下,种植密度适当减小。

(4)中耕、除草、松土:出苗显行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第二次中耕在定苗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在追肥前结合除草进行,同时进行蹲苗培土,促进次生根生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5)追苗肥:定苗后如苗黄,生长势弱,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作攻苗肥,并结合中耕松土、除草,促使幼苗生长健壮。

(6)防治虫害:苗期的主要害虫为地老虎和金针虫。

防治方法:适时早播调整播期,避开害虫为害高峰期;使用相关药剂包衣的种子。

药剂防治:50%的辛硫磷乳油以种子量的0.3%拌种或以药土比1:200拌稀土每亩撒施300公斤药土。用50%的甲胺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3%剂量拌种,闷种3-5小时后晾干播种;选用2.5%敌杀死乳油,每亩用量30-35毫升,加水70-75公斤,玉米显行时均匀喷雾,防治低龄幼虫。

2、中后期管理

(1)适宜蹲苗:定苗后根据幼苗长势决定是否蹲苗,蹲苗应 “蹲晚不蹲早、蹲湿不蹲干、蹲高不蹲弱”的原则,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抗倒伏能力。

(2)追肥:北疆中晚熟品种第一次追肥应在小喇叭口期(展开叶11片)此期玉米进入雌穗小花分化期,这时亩施尿素25—30公斤。对于保肥性差的土壤要进行分期追肥,不要一次施肥量过大。

(3)灌水:及时灌头水(小喇叭口期,展开叶11片),灌水应选择无大风日进行,灌第二水时间在头水后10-15天进行,保证生长发育正常,降低空杆率,提高单株生产力,浇水次数根据品种、土壤商情灵活把握。

(4)及时除草,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生长后期及时防除杂草,割除空秆、无穗植株、生长发育缓慢植株,改善田间透风透光,促进籽粒饱满。

(5)追施粒肥:防止早衰,延长绿叶功能期,防止籽粒败育,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在穗肥充足,植株长相好的地块无须施肥。根据长势,穗肥不足时,出现早衰时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施粒肥时期最好在抽雄前5-8天进行。

(6)防治玉米病虫害:中后期玉米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叶螨、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等。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瘤黑粉病:避免重茬。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量的0.2%拌种可减轻瘤黑粉病发生。

丝黑穗病:避免重茬。用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量的0.5%拌种,用50%的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量的0.2%拌种可减轻丝黑穗病发生。

玉米螟:小(大)喇叭口期用B-Z菌剂灌心防治一代玉米螟。抽雄期释放赤眼蜂防治二代玉米螟,释放量为4-6万头/亩。

叶螨:玉米拔节期选用73%克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每亩40-60毫升喷撒玉米叶片背面可防止叶螨为害。

蚜虫:40%氧化乐果1500药液喷施防治蚜虫为害。

3、收获:当玉米籽粒变硬,出现黑层,表现出本品种色泽时,及时进行收获。收获后的玉米秸秆仍保持青绿,可进行青贮。

 

                                                          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008年5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