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家都有代沟的苦恼

(2024-07-01 19:08:01)
标签:

青年

长辈

代沟

分类: 心理咨询
家家都有代沟的苦恼

笔者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自由的,当时除了老师留的作业以外,家长不会安排任何课外教育活动。放学之后,孩子们非常自由。想上哪玩就上哪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课后的时间全部都是自己的。
笔者的女儿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那时候没有校外教育机构。我的女儿从小学至高中阶段,虽然学习压力很大,但笔者从来没有对让她参加什么课外教育和辅导。孩子也很争气,中考时放了一个卫星,全校中考成绩第三名,全市中考成绩第九名。高考的成绩了不错,自己作主考入吉林大学,是我国首批国防定向专业的大学生。
女儿的孩子8岁了,孩子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她就参加了课外教育学校。作为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我反对女儿这样对待孩子,我对她说:“小孩的学习压力已经不小了,如果安排太多的课外教育,实际上是对孩子个性的摧残。”
女儿为这件事情和我争吵,她认为:“我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别人的孩子都学习,我的孩子如果不学习就会落下。”
最近我发现外孙女的学习出现了问题,用我的经验理解,是学习的东西太多无法消化,在启蒙教育中学习小学课程太早,出现了早期教育的“夹生饭”现象。我和女儿在外孙女的学习和教育方面的不同意见,实际上就是“代沟”的反映。在一些生活观念上,我和女儿的争议也是比较大的。她和其他青年人一样,与父母很少沟通,一旦沟通不畅就是双方的不愉快。眼下“代沟”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群体。
现代社会人们经常会讨论“代沟”一词,“代沟”顾名思义,是两代人之间的一条沟,具体是指两代人之间在思想认识、社会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就像是一条鸿沟,阻碍了老少之间思想、感情和生活上的沟通。
有些人对“代沟”现象感到苦恼,其实“代沟”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的任何时代都不可必免产生两代人之间的认识差别。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进行的,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使老年人和青年人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会经历,因此两代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任务也皆然不同。一个人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理的不断变化,也必然会引起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而与前一代人有一定的差异。

家家都有代沟的苦恼

两代人的思想意识差异是一个历史和生物的发展过程,我们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能正确处理“代沟”问题。长辈或者老年人对青年人要理解和宽容,才会使“代沟”的影响减小许多。理解并不一定就是赞同,而是一种宽容,应该允许青年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青年人对老一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双方就可以化“代沟”为沟通而减少许多认识差异和矛盾。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对父母的依附性逐渐减弱,独立性不断增强,由于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的原因,使亲子两代人在对待事物的认识上产生一定的距离。两代人由于对事务的态度有不同意见和分歧,致使一些青少年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不关心自己。他们有事不愿与家长谈,宁可与同学朋友谈也不愿意告诉家长,甚至用不满、顶撞、反抗、违法等方式来表现自己的独立性,试图摆脱成人或社会的监护。在一些事务上,他们坚持以自己的方式行事,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判断是非的标准,并极力排斥成人的影响。
丁某从中学阶段就经常与父亲发生冲突。有一次父亲快过生日的时候,因一件小事与母亲发生了口角。在父母冲突时,儿子认为父亲不对,便批评父亲。结果父亲向儿子发了一通火,还把儿子臭骂一顿,若不是邻居及时劝阻,丁某还会挨打。丁某很伤心,在气愤的状态下一整天没理父亲。晚上丁某很晚才回家,他刚一敲门,父亲把门开站在他的面前。丁某看得出父亲是用自己的行为向他表示歉意,但他没有原谅父亲。
第二天父亲过生日,丁某躲避在外面一整天没有回家。丁某的父亲原来是一名普通工人,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现在成为一家商业公司的经理。在他的经营下,公司的业务很不错,家庭生活也很富裕,不仅受到单位的员工们的尊敬,连社会上的许多人也都非常尊重他。然而,他在与儿子的关系上却不能融洽相处,常常因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生冲突。
其送,这就是“代沟”表现,是两代人之间因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方面的理解不同,导致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形成了“代沟冲突”。
丁某与父亲在性格及人生观念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分歧。在夫妻发生冲突之后,儿子劝解父亲遭到了父母的斥责,事后父亲用暗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达自己的歉意。遗憾的是儿子得理不饶人,使本来可以化解的父子矛盾继续阴雨连绵。
两代人在交往中出现分歧是正常现象,如何正确处理代沟矛盾是一个难题。年轻一代有时是正确的,正确的时候要学会尊敬和宽容年长者。长辈们在人生沧桑的历史中铸就了自己的个性,他们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和是非判断标准,有时因思维定势的原因表现得刚愎自用或顽固不化,但是他们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与他们的任性都表现得非常强烈。

家家都有代沟的苦恼

当儿女长大以后,父亲在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会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当儿女胜过父亲时,父亲的心理感受是很复杂的。做儿女的应该学会以妥善的方式保全父亲的面子,做到既解决问题又让父亲有台阶下,不要去苛求长辈,也不要只顾自己的面子和尊严,不肯低头认错。因为,已经固化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使父亲不可能改变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解决代沟冲突的时候,主动权常常在年轻人一方。对长辈的错误做法如果有不同意见,要学会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要在尊重长辈的前提下,表现自己的个性。同时还要向父辈表示“虚心接受”,这也是化解代沟矛盾的有效方式。接受不是盲从,而是消化吸收。应该做到“从善如流”,在前代人的基础上,走自己的路,造就新一代的自我。
父母与子女之间一般都有“代沟”,所谓的“代沟”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家庭、社会等方面有不同的认识,这些认识差别主要有以下内容构成:
思想方面:父母一般比较务实但相对保守、批判性稍差;年轻一代则主张自由、创新、开放的思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富有批判性。
生活方面:上一代人一般重实际,而较少追求生活上的享受;年轻一代则富于幻想,较为重视享受,喜欢追求生活上的新异刺激。
在家庭责任感方面:父母一般对家庭非常负责任,并愿意对家庭做出全部牺牲,喜欢子女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体制,认为子女必须孝顺服从父母;年轻一代则重视个人的享受和自由,喜欢个人组成的小家庭体制,并认为子女的意见应该受到父母的重视。
在政治方面:父母一般不大赞成参与政治,对政治活动一般都采取回避态度;年轻一代喜欢参与政治,对社会的不满现象愿意发表意见并希望自己的意见能得到有关方面的采纳。
在行为方面:父母一般赞成维持传统的形式,处事谨慎、冷静,认为作事应有原则,稳扎稳打,不接受新的花样;年轻一代则喜欢冒险性的活动,敢作敢为,认为各人应按自己的意见行事,不必顾及别人的看法,不应有太多拘束。
在人际交流交往方面:上一代一般都比较保守,把男女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一件比较严重并且是一件严肃的事;年轻一代则喜欢广泛交友,对与异性交往看得很淡。
在用钱方面:父母一般比较节省,重视金钱的实用价值;年轻人一般不大懂得节省,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花钱一般没有计划。
在服装方面:上一代喜欢穿保守、大方而朴素的服饰;年轻一代则喜欢穿能表现其活力和时尚的服装,穿着喜欢表现自己的个性。
总之,青年一代与长辈一代有许多方面的不同,关键破坏能否相互包容,相互接受,所以,化解代沟矛盾需要两代人的不断沟通才能实现一定的融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