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骂爷爷“混蛋”-公媳从此不来往

标签:
婆媳夫妻 |
分类: 小说故事 |
儿媳和公婆的关系一旦不好,往往就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吵或发生矛盾,这几乎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在的青年人一旦结婚,绝大多数都不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老人也不愿意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生活不方便外,人际关系的矛盾不好处理则是主要的。有人希望公婆把儿媳当做自己的女儿,也有人希望儿媳视公婆为自己的爸妈,但多数人是无法做到的,就是亲生父母和子女也难免发生家庭矛盾。现今社会中,儿媳和公婆和谐相处的不多,相互积怨的则不少。。
刘尚玲和丈夫马俊结婚6年,儿子已经5岁了。刘尚玲和丈夫说话中经常有骂人的语言,孩子也就潜移默化地学会了一些骂人的话。有一天,孩子说了脏话,爸爸感到好笑,说:“你这个小混蛋,怎么还会骂人了?”
孩子没有任何犹豫,张口说道:“你说我是小混蛋,那你是不是老混蛋啊?”
听了孩子的话,夫妻俩都乐了。刘尚玲笑着说:“这孩子一点都没说错,没有老混蛋,哪来的小混蛋。”
夫妻俩并没有想到,就是这句对孩子的无意夸赞,导致家庭发生了剧烈的矛盾冲突。
刘尚玲平时和公婆关系处得并不融洽,双方虽然没有激烈的矛盾,但刘尚玲对公公的强势很反感。如果公公对她们夫妻有不满的表示,或者感到哪句话不顺耳,刘尚玲就可能反击几句。婆婆则喜欢唠叨,刘尚玲更不愿意听,平时她很少到公婆家。不过,公婆喜欢孙子,却隔三差五地来小住几天,只不过住的时间短,双方也不闹矛盾。
这些日子公婆从乡下又来了,他们在儿子家住了几日。因为平时劳动习惯了,公婆呆不住,便帮助儿子家里打扫卫生,做些零活。儿子和儿媳不让他们干,但两个老人却天天找事做。
这一天,刘尚玲从幼儿园接儿子回来,看到公公正在拖地。便说:“爸,不用你干,这活有我们呢。”
公公马鸣放笑了笑,说:“嗨,这不是呆不住吗。干点活,身子骨还能灵活点。”
小孙子桐桐听了爷爷的话,便说:“爷爷,我妈说不用你干活,你怎么不听话呢。”
爷爷说:“哪有老人听儿女话的,都是儿女听老人的话。”
谁知桐桐却说:“我妈说了,不听话就是小混蛋,你当爷爷的不听话就是个老混蛋。”
马鸣放一听就火了,他怒气冲冲地把孩子的衣服抓住,问道:“谁教你骂我是老混蛋的?你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孩子吓得立刻大声哭了起来,他哽咽着说:“我爸爸和我妈妈说我是小混蛋,我说他们是老混蛋,你不听我妈的话,不也是老混蛋吗?”

晚上,马俊回来了。他刚一进屋,爸爸就一把拽住他,说:“马俊,我和你妈哪地方对不起你们了,你们让孙子骂我是老混蛋。”
马俊对父亲突如其来的责备感到莫名其妙,他问道:“爸,你说话得有点依据,我和我老婆什么时候教孩子骂你了?”
马鸣放说:“你去问问你儿子,刚才你儿子亲口说是他妈教的。”
刘尚玲不高兴了,说:“爸,你得讲道理,我和马俊谁会教孩子骂你,你肯定是误会了。”
马鸣放气哼哼地说:“我误会什么?刚才孩子亲口说的是他妈妈教的。我相信我的孙子不会说谎。”
刘尚玲一看说不清了,便一把扯过孩子,怒气冲冲地问:“我什么时候教你骂爷爷是老混蛋了?”
孩子摇摇头,愤怒的刘尚玲使劲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啪”!这一耳光特别响,看来刘尚玲确实气坏了。马鸣放一见儿媳打孙子,可真气坏了,他大声说:“刘尚玲,我看明白了,这事都在你的身上,看来你烦我们老两口不是一天两天了。行,我们马上就走,一天都不想和你们住在一起,这个儿子我全当没有生养。”
刘尚玲也是脾气不好,说:“你愿意走就走,我不会请你们回来的。”
马俊就在眼前,他不知道事情是怎么引起的,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怎么说,帮谁说,安慰谁。
当天晚上,马鸣放就和老伴离开了儿子的家,随之而来的就公婆不和儿子儿媳来往了。这件事情发生后,马鸣放在村里逢人就说是儿子夫妻把他们老两口赶出来的,搞得儿子都不敢回家看望父母。
看来,刘尚玲和公婆的矛盾一时解不开了。其实,作为成年人,应该理智地分析孩子的“童言”,无论是爷爷还是刘尚玲夫妻,都应换位考虑问题,如果刘尚玲在听见孩子骂爷爷是“老混蛋”的时候,不要等爷爷的反应,而应该马上站出来制止孩子,并当面告诫孩子:“这样和爷爷说话是不对的,要尊重爷爷,给爷爷道歉。”
如果刘尚玲当时跟孩子的爷爷说上一两句好听的话,如:“爸,孩子不懂事,您别往心里去。这孩子,口无遮拦,该揍”也许孩子爷爷的怒气很快就会消除了大半。
作为祖辈的老人更要正确理解孩子的说话特点,“童言无忌”是小孩子的语言主要表达方式。一个5岁的孩子,他不知道“老混蛋”的话语是对爷爷的不尊重。对于孩子来讲。他可能只是觉得这句话好玩,好笑。
这件事情的发生,由于刘尚玲和公公都不能以平和的心态处理问题,导致儿媳和公公之间相互猜测,并相互顶撞,出现彼此不尊重的情况,导致公婆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刚刚学说话的时候,家长要避免污秽语言对孩子的影响。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孩子的言行举止和日常表现,其实就是父母这面镜子所展示的孩子的真实形象。因为,小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很强,许多小孩的“童言”都来源于父母的影响,家长只有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文明,才能让孩子学会正确而又文明的语言表达。所以,家长要用良好的文明语言素质和文明行为,给孩子树立可以学习的榜样。
前一篇:新婚夜丈夫要求AA制
后一篇:死人向借钱人发微信讨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