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2020-08-18 17:20:34)
标签:

南京

旅游

分类: 行走足迹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中山陵的梧桐会黄,鸡鸣寺的樱花会开,秦淮河的灯笼会亮,老城墙的风雪会白,新街口的欢笑会绽放。南京人喜欢坐在汤包店里,来碗热腾腾的鸭血粉丝汤。20年前来南京读大学,点点滴滴依稀还在眼前,转眼已是人到中年,不得不感叹时间过得太快。这个暑假决定带着孩子和老妈重游一次南京,看看十里秦淮。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第一站南京总统府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南京总统府建筑群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朝初年,这里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也是江宁织造府的一部分。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处为“行宫”。太平天国时期,天王洪秀全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天朝宫殿,时间长达11年之久。此后,曾国藩又在此处重建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清朝重臣均在此就任过两江总督。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这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的15年间,这里先后作为江苏总督府、副总统府等机构;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这里成为国民政府办公地;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先后沦为日军机关和汪伪政权机构所在地。抗战胜利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和总统府的办公地。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那天上午,南京的天气和苏轼笔下的“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在我们比较幸运,从总统府游玩出来雨已经小了,打车去南京大排档吃午饭。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南京大排档是一家在南京当地名气很大的餐厅,我们点了一些特色小吃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这次订的酒店在夫子庙附近,吃好午饭可以回酒店休息,方便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酒店附近有家喜茶,孩子要喝,愣是等了半个小时才买到心心念的芝芝芒芒和芝芝莓莓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夏天的雷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等我们下午去南京博物院时,地面都干了。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南京博物院是中国三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馆)之一,其前身是1933年由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网上预约免费不免票参观。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孩子们来南博之前特地又看了一遍《国家宝藏》南京博物院专场,他俩一进南博就想把电视里看到的宝贝找出来。“坤舆万国全图”不知什么原因那天没有展出,有点遗憾,不过“大报恩寺琉璃拱门”和“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两件宝贝都被他们一一发现并好好欣赏。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大报恩寺琉璃拱门】明代永乐年间。大报恩寺塔在中国古建筑史上有自己独特的地位,素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的美誉。大报恩寺塔其美在塔形,平面八角,高九层;塔的覆瓦和拱门都用五色琉璃构件,塔共用2000两黄金做成。拱门上装饰的动物分别为大鹏金翅鸟、龙子龙女、飞羊和白象。这种动物造型,叫做“六拏具”,这是藏传佛教美术的一个特有造型。1958年,民工在聚宝山窑址挖出了大量琉璃构件,上面均有层数和左右上下位置的墨笔字样,专家断定为大报恩寺塔上的拱门构件。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南朝(570年),东晋至南朝宋帝王陵砖画。1960年发现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东晋至南朝宋帝王陵一间墓室的南北两壁,各由近300块古墓砖组成,分为两幅,嵇康、阮籍、山涛、王戎4人占一幅,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4人占一幅。人物之间以银杏、槐树、青松、垂柳、阔叶竹相隔。8人均席地而坐,但各呈现出一种最能体现个性的姿态。砖画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提供了可靠而详实的资料,因此备受美术史界的高度重视。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近距离与国宝面对面,这种感觉真得很好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转一圈来到网红的南京博物院民国馆,仿佛一下穿越到民国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十里秦淮,金陵一梦(上)

南京博物院,苏韵流芳,同时也感受着南京历史背后的厚重与沧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